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發展“十二五”規劃
第五章 旅游產業發展
一、發展思路與基本目標
以打造“一江兩山”國際旅游目的地為核心,以十大旅游區建設為抓手,以創新體制機制為動力,加大資源整合與營銷策劃,加快品牌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旅游與文化、生態融合發展,與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協調整合,促進鄂西圈與武漢城市圈及圈外聯動發展。到2015年,實現年游客接待量超過14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1200億元,占全省旅游總收入的40%以上,旅游業直接和間接就業人數達到250萬人以上,實現生態文化旅游企業上市3—5家,力爭把旅游業發展成為鄂西圈的支柱產業,把鄂西圈建設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聚集區。
二、空間布局
圍繞“一江兩山”的空間結構,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三大旅游主題板塊和十大旅游區。
(一)三大旅游主題板塊。
“一江兩山”生態文化旅游板塊;荊楚文化旅游板塊;清江土(家)苗民族民俗生態旅游板塊。
(二)十大旅游區。
1.三峽大壩——平湖半島旅游區
2.武當山——太極湖旅游區
3.炎帝神農故里——大洪山旅游區
4.襄陽古隆中——魚梁洲旅游區
5.荊州古城旅游區
6.洪湖岸邊是家鄉——石首天鵝洲旅游區
7.清江畫廊旅游區
8.明顯陵——漳河旅游區
9.恩施騰龍洞——大峽谷旅游區
10.神農架旅游區
三、主要建設任務
(一)旅游目的地建設。
整合資源,彰顯特色,建設國際著名旅游目的地,改善和提升鄂西圈對外旅游形象,增強在國內外旅游市場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1.啟動十大旅游區項目。
立足資源稟賦,打破行政區域限制,精心策劃,市場運作,整體開發,全面實施十大旅游區工程項目,力爭到“十二五”末,以“一江兩山”為核心的十大旅游區建設基本完成,使鄂西圈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生態文化旅游勝地。
2.著力推介精品旅游線路。
隨著武廣高鐵、宜萬鐵路、漢宜高鐵相繼開通,以及神農架、武當山機場的規劃建設,鄂西圈具備形成諸多條“短、快、精、專”旅游線路的條件,進一步優化連通鄂西圈景區的精品線路,重點策劃一批連通圈外景區的精品線路,特別是與武漢城市圈聯游的精品線路和特色線路,著力開發一批周末特色旅游線路。
3.積極開發專題旅游產品。
立足現有自然、歷史和人文資源,緊扣“生態游”、“低碳游”、“扶貧游”等新概念,積極開發主題鮮明、個性突出、市場需求旺的“參與式”及“體驗式”的專題旅游產品。“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十一類旅游專題產品。
專欄:旅游專題產品
●康體養生專題旅游產品:武當山(武當武術)、大洪山、清江、神農架、洪湖悅兮半島溫泉。
●地質科普探險專題旅游產品:柴埠溪、利川騰龍洞、恩施大峽谷、梭布亞石林、鶴峰燕子坡立谷、奧陶紀地質公園、遠安冰川紀石林地質公園、神農架、大洪山地質公園、鄖縣青龍山國家地質公園。
●濕地生態親水觀光專題旅游產品:洪湖濕地、石首天鵝洲濕地、神農架大九湖濕地公園、漳河濕地公園。
●現代生態農業觀光體驗專題旅游產品:當陽、五峰、枝江、秭歸、老河口、鐘祥、鶴峰、洪湖。
●土家民俗風情專題旅游產品:擺手舞、魚木寨、大水井、唐崖土司城遺址、容美土司屏山爵府、女兒會、武落鐘離山。
●大型節慶專題旅游產品:荊州龍舟節、三峽國際旅游節、長江三峽國際龍舟拉力賽、武當國際武術節、隨州編鐘音樂節、炎帝神農祭祖節、神農架高山杜鵑節、恩施國際擺手節、中國(房縣)詩經文化藝術節、竹山女媧文化節、中國鐘祥長壽文化節。
●神龍汽車娛樂賽事專題旅游產品:襄陽市、十堰市。
●低碳專題旅游產品:丹江口水庫(太極湖)、漳河航空旅游休閑、清江漂流等。
●扶貧專題旅游產品:三峽移民、南水北調移民、全國貧困縣(市)。
●游船觀光旅游產品:三峽平湖、城市江灘、城市夜游、湖泊休閑。
●大遺址荊州旅游產品:楚王陵(熊家冢車馬坑)、八嶺山遺址公園、紀南城遺址公園、龍灣遺址公園。
4.旅游名城強縣名鎮(村)建設。
結合創建中國優秀旅游目的地城市、文明城市、山水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原生態現代文明鄉村等,加強旅游強縣、旅游名鎮、旅游名村的建設,完善市、縣、鄉、村一體化的區域旅游目的地體系。
名城:充分發揮城市的節點、集散功能,通過構造城市文化記憶建筑、充實展陳內容等形式,發掘城市歷史底蘊,凸顯鮮明地域特色,實現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文化保護方式與文化利用途徑的有效結合,形成不同層級、不同職能的區域旅游中心、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重點建設宜昌、襄陽、荊州、荊門、隨州、恩施、利川、鐘祥、丹江口、洪湖等旅游名城。
強縣:精心培育縣域旅游品牌,把旅游助農、旅游扶貧與加快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推進旅游產業升級,通過打造精品景區景點,創建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工農業旅游示范點及其它特色旅游示范區或示范基地,舉辦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游節慶、文化交流、體育賽事、會議等活動,開發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傳統工藝品、土特產品,建設風格獨特、反映當地文化、具有游覽價值的建筑和街區,高起點、高規格建設一批旅游強縣。重點建設神農架林區及巴東、五峰、長陽、秭歸、遠安、夷陵、谷城、來鳳等旅游強縣(區)。
名鎮(村):完善旅游名鎮(村),開發獨有的旅游吸引物,建設娛樂休閑、土特產銷售和特色美食功能區,保留優秀的傳統建筑風格,保護好類似《山楂樹之戀》外景地原生態與中國傳統文明,完善鄉村旅游交通和公共服務設施,形成依托骨干旅游產品的若干旅游名鎮、若干旅游名村,推動圈域形成多層次、大旅游的新格局。重點建設神農架林區木魚鎮、十堰武當山鎮、宜昌夷陵區三斗坪鎮、遠安茅坪場鎮青龍村等示范鎮(村)。
5.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
大力開展“景區衛生示范工程”,到2015年圈內所有3A級以上風景區全部達到衛生示范景區標準,圈域內旅游強縣、名鎮、名村必須達到省級衛生縣城、鎮、村標準。加強對重要景區、景點周邊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盡可能地充分利用周邊醫療衛生資源,做好必要藥品儲備,對于距離較遠的等級高、游客量較多的景區、景點可新建一批規范的醫療衛生室。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