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二五”新能源發展規劃
(三)面臨形勢。
當前,江西新能源發展面臨如下形勢:
1.全球新能源革命帶來重大歷史機遇。技術經濟條件是制約新能源發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除水電和太陽能熱水器外,大多數可再生能源存在開發利用成本高、技術不夠成熟的問題。近年來,隨著全球新能源技術的突飛猛進和規模化生產的效益,新能源的開發成本正在迅速下降。例如,根據國家能源局預測,到2020年光伏發電成本達到和常規電力相當,這就使新能源規模化發展成為可能。
2.國家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的統一部署。轉變能源發展方式是能源領域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著力點。國家將以能源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力實施能源結構戰略性調整。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了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的約束性指標,國家領導人對國際社會作出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的莊嚴承諾。下一步,國家還將把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指標具體落實到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并進行考核。這就要求江西緊跟國家部署,大力發展新能源。
3.江西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從江西能源形勢看,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大力發展新能源是必經之路。一是保障能源供應的迫切要求。江西能源資源匱乏,可以用“缺煤、少水電、無油氣”概括,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本省能源生產早已不能滿足需要,當前2/3左右的煤炭需要從省外調入,運距遠達上千公里,不僅成本高,而且能源安全極易受到極端氣候的威脅。二是保護環境的必然選擇。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對江西能源行業的生態環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西能源消費中煤炭的比例約為70%,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對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壓力。加快新能源產業化進程,將有利于優化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有利于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建設,實現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4.江西發展新興能源產業的戰略選擇。歷史經驗表明,一個地區跨越發展,必須依靠新的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才能得以實現。2010年10月10日,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確定了新能源等七個產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和方向,提出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將陸續出臺。我省要實現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的目標,就必須抓住機遇,加快推進包括新能源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抓住國家加快新能源發展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以資源為基礎,以政策為保障,以項目為載體,以企業為主體,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發展方向,加快新能源開發利用產業化進程,增強能源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能源發展和用能方式轉變,優化能源結構,培育戰略支撐產業,保障能源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1.立足實際,因地制宜。新能源產業門類多,涉及面廣,要從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不貪大求洋,不面面俱到,應有所側重,在有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市場優勢的重點領域培育形成較強的產業競爭力。
2.市場引導、政府激勵。建立健全有利于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完善政策體系,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投資新能源產業,形成政策推動、需求拉動、市場驅動的合力,促進新能源產業跨越式發展。
3.示范試點,整體提升。新能源產業技術路線多,更新換代快,對于其中技術成熟、市場前景好的新能源項目要堅定不移加快發展;對于一些爭議大的或處于技術轉型期的新能源項目,切忌一哄而上,要做好示范試點,發揮先導作用,帶動新能源應用和產業發展,實現產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4.統籌協調,形成合力。新能源產業是個復雜的體系,必須按照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原則來實施,要打破地域和行業分割,總體規劃設計、分類分步實施,各有關部門和地方要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的關系,通力合作,形成合力,促進新能源有序、協調發展。
(三)總體目標。
初步建立和完善新能源產業發展機制,新能源開發利用水平全面提升,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村清潔能源發展取得良好成效,新配套設施形成一定規模;積極參與新能源產業鏈建設,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核心企業;科技研發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部分行業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別實現下列目標:
表3-1江西省新能源發展總體目標
表3-3 2020年江西省新能源利用目標
表3-3 2020年江西省新能源利用目標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