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二五”新能源發展規劃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化石資源日趨枯竭和環境問題、氣候問題的凸顯,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正在成為能源發展的主旋律。國家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15%,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05年降低40-45%。同時,為了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正在部署戰略性新興產業,把新能源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內容。
江西有一定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加快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構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綠色、多元、低碳的能源供應體系,有利于增加能源供應、保護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有利于轉變能源發展方式、保障能源安全,是實現江西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的必然選擇。
本規劃依據《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江西省“十二五”能源發展專項規劃》等有關發展規劃編制,用于指導“十二五”期間江西新能源應用產業發展。
本規劃的規劃期為2011-2015年,部分指標展望到2020年。
本規劃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統稱為“新能源”,包括: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非化石能源。
一、資源潛力
江西具有一定的新能源資源。據不完全統計,江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可開發總量折合約3264.4萬噸標準煤/年。隨著資源勘察的深入及技術進步,還有較大提升潛力。
(一)水能。
江西水能資源豐富,全省理論蘊藏量684.56萬千瓦,約占全國水能理論蘊藏量1%,500千瓦及以上的技術可開發量577.97萬千瓦,年發電量197.6億千瓦時,折合標準煤692萬噸。江西水力資源的分布具有點多面廣的特點,中小電站幾乎遍布全省各地。按水系劃分,贛江流域技術可開發電量占全省的58.7%,其次是信江、修河、撫河和饒河,分別占12.2%,11.7%,6.8%和4.4%,其它河流占6.1%。
(二)風能。
根據2006年編制的《江西省風能資源評價》,結合近年來高山風電場踏勘情況,全省風能資源總儲量約為6000萬千瓦,其中技術可開發量約310萬千瓦,年發電量62億千瓦時,折合標準煤186萬噸。省內風能資源主要富集于鄱陽湖區域,技術可開發量約210萬千瓦。尤其是鄱陽湖北部區域,從湖口到永修的松門山、吉山約70公里長的湖面兩側以及湖中部分島嶼、廬山山地、鄱陽湖湖道淺灘,均可以安裝風機。高山風電場技術可開發量約100萬千瓦(暫估)。武夷山、幕阜山、九嶺山、武功山、贛南山區等的風能資源都具有開發潛力。
(三)太陽能。
江西年太陽能總輻射在1113千瓦時/平方米(崇義)-1316千瓦時/平方米(石城)之間,全省平均為1238千瓦時/平方米,在全國處于中下水平(全國各地的太陽能輻射總量為928-2333千瓦時/平方米),屬于太陽能資源可利用區。每年太陽能輻射到江西面積上的能量折合標準煤252.7億噸。現有技術條件下,太陽能年總利用可達標準煤950萬噸,其中,太陽能熱利用5000萬平方米,折合標準煤600萬噸,太陽能發電裝機1000萬千瓦,年發電量100億千瓦時,折合標準煤350萬噸。從太陽能開發的經濟性看,江西熱利用具有優勢,可積極開發利用。鄱陽湖東北部和贛州東北部地區,太陽能年總輻射量在1300千瓦時/平方米以上,是江西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區域,具備建設獨立并網型光伏發電站的潛力。
(四)生物質能。
江西全年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十分有利于農林作物生長,是我國糧食、油料主產區,也是生物質能蘊藏較豐富的省份,年可利用總量約1395萬噸標準煤。
能源作物主要包括木薯、油菜、甘薯、馬鈴薯、甘蔗、玉米和甜高粱等。全省種植面積達953萬畝,其中可用于提煉乙醇的能源作物面積有253萬畝,可年產燃料乙醇72.3萬噸,折合標準煤74.1萬噸。
能源林木主要包括光皮樹、東京野茉莉、油桐、黃連木、烏桕、刺槐、無患子、省沽油等。全省有各類能源林基地1180萬畝,其中可用于制造生物柴油的能源林木達120萬畝,年產生物柴油60萬噸,折合標準煤85.8萬噸。
農林剩余物主要包括秸稈、谷殼、木材剩余物等。根據2009年《江西省農作物秸稈資源調查與評價報告》,江西每年秸稈總量有2080萬噸,綜合考慮還田、飼料和工業等多種用途后,剩余物約790萬噸,折合標準煤395萬噸。每年糧食產量約1900萬噸,其中谷殼剩余物為475萬噸,折合標準煤237.5萬噸。全省林業“三剩物”約600萬噸,折合標準煤342.6萬噸。以上合計折合標煤975.1萬噸。
沼氣資源:沼氣發酵原料豐富,適宜建設沼氣池的農戶達350萬戶,家庭沼氣池年產沼氣可達13.5億立方米;全省大中型畜禽養殖場出欄生豬當量為1500萬頭,年產糞便1000萬噸,可產沼氣5億立方米;全省污水排放總量為15.52億噸,可年產生沼氣2億立方米。以上合計折合標準煤146萬噸。
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產生1公斤垃圾估算,2010年全省生活垃圾達1600萬噸(實際收集量取決于垃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建設),如果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既可填埋產生沼氣發電,也可直接焚燒發電。可折合標準煤114萬噸。
(五)地熱資源。
江西地處環太平洋地熱帶東南地區的西北緣,是我國地熱資源較豐富的省份之一。已勘察的地熱資源中以中低溫為主,適用于工業加熱、建筑取暖、保健療養和種植養殖等。省內有地熱溫泉100多處,年熱水流量為2177萬立方米,折合標準煤為10.4萬噸。全省溫泉分布呈南多北少、西多東少的特點。贛州市溫泉點占全省總數的50%以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