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二五”衛生事業發展規劃
(四)衛生事業發展水平與居民健康需求不相適應,衛生事業處于多重矛盾凸顯期
全省衛生資源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整體利用效率亟待提升,衛生服務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一是衛生資源總量不足。我省每千人口醫院和衛生院床位數、執業(助理)醫師數、注冊護士數均落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3.56張、1.79人、1.52人。二是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衛生資源尤其是優質衛生資源集中現象嚴重,基層衛生資源匱乏。三是醫療機構功能定位不清。受現行體制、機制等制約,醫療機構職能、功能定位不清,整體利用效率不高。四是高層次衛生人才匱乏,創新能力不強。我省高層次學科帶頭人才明顯不足,缺少院士級領軍人才。國家級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較少,臨床重點學科和特色學科優勢不突出。五是公共衛生服務供給不足。疾病預防控制等公共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與國家標準差距較大,衛生應急處置能力有待提高。六是市場配置衛生資源的基礎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社會資本參與醫療市場競爭有限,多元化辦醫格局尚未形成。
(五)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衛生事業處于改革深化期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逐步向縱深推進,影響衛生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結構性問題更加突出和復雜,面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醫藥衛生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缺少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綜合性法律保障。二是醫藥衛生管理職能過于分散,部門之間協調難度大,難以統籌利用衛生資源。三是一些地方增加衛生投入和轉換運行機制未能同步推進,影響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整體效果。
第二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衛生事業發展規律,堅持以人為本,堅持衛生事業公益性,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堅持預防為主,堅持中西醫并重,以提高居民健康素質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主線,以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著力點,依靠科技進步,轉變衛生發展模式,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為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健康保障。
二、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公平可及。以增進居民健康為中心,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省城鄉居民提供,使全體居民共享衛生改革發展成果。
———立足省情,突出特色。建立廣覆蓋、保基本、強基層、可持續的體制機制,探索有河南特色的衛生事業發展道路。
———政府主導,多元并舉。堅持政府主導與有效發揮市場機制相結合,維護醫療衛生的公益性,引導社會參與,提供多元化、多層次服務,促進有序競爭。
———城鄉統籌,強化基層。堅持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優化衛生資源配置,新增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增強衛生事業發展的整體性、均衡性和協調性。
———中西醫并重,協調發展。堅持繼承與創新,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實現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跨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