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經濟區發展規劃
第八章 農業與生態環境
依托山地立體氣候和生態環境良好特點,積極發展名特優新農產品,建設生態農業基地。強化生態建設,加強生態保護,構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安全屏障。
第二十八節 特色優勢農業
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實施山地高效立體農業工程,建設貴陽、遵義、畢節等山區現代農業示范區和黔東南、黔南生態農業示范區、安順山地農業機械化示范區等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走規模適度、加工精細、品質優良、特色鮮明的特色農業發展道路。加大特色農產品注冊商標和地理標志開發保護力度,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品牌。
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以優質水稻、專用玉米、優質油料、馬鈴薯等為重點,實施商品糧油高產示范工程,建設一批區域性商品糧油基地,增強糧油保障能力。支持仁懷、金沙建設優質釀酒專用高粱基地。大力發展反季節蔬菜和無公害蔬菜,建設面向泛珠三角區域的蔬菜生產基地,加快建設龍里至貴定灣灘河流域蔬菜產業園區。支持辣椒產業發展,重點建設遵義、花溪、大方、平壩、龍里、清鎮等辣椒基地。大力發展食用菌生產,重點建設織金、鎮寧有機竹蓀生產基地。積極發展名特優果,建設以核桃、板栗、黃梨、金秋梨、刺梨、楊梅、獼猴桃、柑橘、藍莓等為代表的傳統地方優質水果、干果基地。以平壩縣、開陽縣、都勻市、貴定縣、遵義縣、七星關區、金沙縣、大方縣為重點,加快建設高檔名優生態綠茶基地。積極選育烤煙新品種,提升烤煙單產和質量,建設畢節、遵義等國家優質煙葉生產科技示范基地。建設觀賞花卉和鮮切花基地,發展壯大花卉產業。穩步發展生態畜牧業和淡水養殖業。支持生豬生產優勢縣發展,加強優質豬生產基地縣建設,提高出欄率和商品率。穩步發展壯大以肉羊為主的草地生態畜牧業,建設仁懷黔北麻羊原種繁育中心,在條件具備的地區建設商品羊生產基地。積極發展附加值高的鱘魚、鮭鱒魚等特色生態養殖。
第二十九節 生態綜合治理
堅持治水與固土并重,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技術措施并舉,整合各類專項資金,加大石漠化綜合治理力度。進一步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長江和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速生豐產林、水土保持、巖溶地區草地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鞏固發展退耕還林成果,對生態位置重要的陡坡耕地逐步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加強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加快坡耕地綜合整治。組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加大濕地保護力度,維護濕地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安全。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保護和建設,保護生物多樣性,提升生態系統功能。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鼓勵在珠江流域率先開展生態補償。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積極推進山區特色經濟林、工業原料林建設。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強農村能源建設,推廣農村節能技術,優化農村能源結構。深入推進貴陽全國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擴大生態文明貴陽會議影響,建設一批全國生態文明示范縣。
第三十節 加強環境保護
嚴格水功能區管理,核定水域納污容量,切實推進烏江和赤水河中上游、珠江上游水污染防治,嚴格控制入江污染物排放量。加強水源地保護,加大百花湖、紅楓湖、夜郎湖、阿哈水庫、花溪水庫、松柏山水庫和水泊渡水庫等重要水源涵養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加強對電力、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以及工業煙塵、粉塵和城市揚塵的污染控制。加大尾礦庫和重金屬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支持重點行業實施技術改造和清潔生產,支持高載能行業建設一批年節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節能項目。全面加強礦區生態保護和環境綜合治理,完善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積極開展節水型城市和節水示范縣建設,實施建筑節能和公共機構節能示范工程。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農業生產清潔工程、農村生活環境凈化工程、農林剩余物綜合利用工程,推動鄉鎮和農村污水、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關鍵技術的科技攻關,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生物農藥。加快推進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污水和固體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加強對高濃度、高風險、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治理和農業投入品廢棄物回收利用。完善環境監測預警系統,建立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體系。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