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十二五”規劃
(三)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十一五”期間,我市建筑節能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十二五”時期,是我市打造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和國家創新性試點城市的關鍵時期,也是全市建筑綠色化提升面臨機遇和挑戰的重要時期。
1.面臨的機遇。
國家綠色低碳發展環境利好。當前在經濟社會發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環境制約的大背景下,發展綠色低碳能源技術,建立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和消費模式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和工作的重點。我國國家層面對節能減排采取了政策激勵與目標約束雙重措施,有效推動了各級地方政府加快開展節能減排工作,促進形成了良好的綠色低碳發展環境。
我市建設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力度持續加大。目前,我市通過綠色建筑示范推廣,已初步形成由綠色建筑向綠色園區和綠色城區延伸的態勢。未來幾年,我市必將加快建設低碳示范城市、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步伐,建筑綠色化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
2.面臨的挑戰。
更嚴格的建筑節能標準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和管理體系有待建立和完善。為進一步提高我市建筑節能水平,實現更高的建筑節能目標,有必要對我市的建筑節能標準進行修訂,建立和完善更嚴格的建筑節能標準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和管理體系。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缺乏有效的市場運作機制和適宜的技術體系。目前,全市約90%的既有建筑為非節能建筑,全面推進既有建筑節能工作面臨艱巨挑戰,急需建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有效的市場運作機制和支撐節能改造項目實施的適宜技術體系。
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規?;瘧眉夹g水平有待提高。我市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主要是太陽能光熱系統及太陽能光電系統在建筑中的初級應用,尚需攻克高層建筑太陽能一體化的難題。其他類型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的應用仍較少,需加強開展相關技術的研究。
尚未形成能夠全面支撐起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市場化發展的產業鏈。建設低能耗建筑和綠色建筑是當前我國建筑發展的趨勢,也是“十二五”期間我市建設領域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大規模推進此項工作中,形成市場化發展的產業支撐鏈對于建筑綠色化發展非常必要。然而,目前我市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產業鏈中的部分環節還較薄弱甚至缺失,雖然政府極力引導,但僅零星企業積極參與,尚未形成像IT信息、網絡技術等領域的成型、完整、系統與清晰的產業鏈。
二、指導思想、原則及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把綠色建筑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造城市發展“深圳質量”的核心戰略,以節能減排量為約束,以政策法規為保障,以現代科技為支撐,以管理體制創新為動力,充分發揮市場經濟活力,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運作機制,實現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十二五”發展目標。
(二)基本原則。
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我市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正處于規?;l展的關鍵階段,政府在參與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事業中,樹立“大社會、小政府”的管理理念,強調政府的規范作用和服務功能。政府用政策、法規、標準等措施從總體上進行把控,引領發展方向,規范市場運作的行為;同時依靠體制機制創新,為市場健康發展提供條件,促進形成市場自運作機制。
把住兩頭,抓好中間。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工作貫穿建筑物建設與運營管理的全過程,應著重“把住兩頭、抓好中間”,即把好源頭的節能審查和節能驗收關,把好終端設備的運行管理關,抓好施工圖設計文件抽查和施工過程的節能監管,從而形成完善的建筑節能全過程監管體系。
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綠色建筑建設規模龐大,點多面廣,既要統籌推進,又要突出重點、抓住難點。整體推進中要講究簡便易行、便于復制,重點突破中要講究策略、務求實效,在綠色建筑整體推進的不同發展階段中,突出解決一至兩個問題,以重點難點問題的突破帶動全局,促使綠色建筑工作全面鋪開,有序開展。
綠色發展,深圳質量。以綠色建筑為核心和導向,發展綠色宜居城市,改善城市環境和居住條件,提升市民認同感和幸福感,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建設和諧共榮的幸福家園,推動創造“深圳質量”取得新突破。
(三)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十二五”期間,鞏固和發展“十一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工作成果,建立起基本完善的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的規范運作機制;在建筑節能方面由新建建筑向既有建筑延伸、由建筑節能向綠色建筑轉變,在發展綠色建筑方面由項目示范向全面推進轉變、由單體綠色建筑向綠色建筑園區擴展,全面營造低碳生態的宜居環境;“十二五”期間,預計可實現建筑領域節能總量約270萬噸標準煤,節材約1281萬噸,節水1978萬噸,節地約1.3萬畝,減排建筑廢棄物約240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649萬噸的目標,建筑節能總量占全社會總節能量比例約為20%左右注2。
具體工作目標。堅持機制創新、觀念創新和技術創新,建立政府引導、市場規范化運作的政策和行政法規;通過創新性地開展綠色建筑建設、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區域能源規劃、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新型墻材等多方面的工作,實現“十二五”期間建筑領域節能減排目標,具體目標如下表。
“十二五”期間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規劃指標體系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