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
第四十二節 建設創新型區域
整合創新資源,集聚創新要素,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區域創新體系。支持關中—天水、成渝等重點經濟區加快構建創新型區域,支持西安、成都、綿陽等城市建設創新型城市,發揮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作用。構建區域創新網絡,推動建立企業和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共同參與的區域創新戰略聯盟,促進企業之間、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信息傳遞、知識流動和技術轉讓。發揮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優勢,加強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基地建設,完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龍頭企業。強化支持企業創新和科研成果產業化的財稅金融政策,培育和發展創業投資,營造區域創新政策和體制機制環境。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在重點領域掌握一批核心技術專利。完善創新成果交易轉化市場體系。
第四十三節 推進人才開發
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落實重大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抓好培養、引進、使用和激勵人才各項工作,實施西部大開發重點人才開發工程,著力培養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和少數民族人才,形成有利于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選人用人機制。加快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與引進,圍繞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建設一支高層次、高技能專門人才隊伍。擴大干部交流規模,提高干部交流層次,繼續做好中央和國家機關、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地區干部雙向交流和掛職、任職鍛煉工作。加大黨政領導干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積極支持西部地區人才培訓、公務員對口培訓和基層干部培訓。鼓勵和引導各類人才到西部地區建功立業。加強人才國際交流合作,大力引進國外智力。積極發揮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在西部開發中的智力支撐作用。
專欄23:重點人才開發工程
“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培養工作:每年從西部地區選拔240名左右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到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為期1年的學習研修,選派部分特別優秀的訪問學者到國(境)外學習研修。
博士服務團選派工作:每年從中央和國家機關、著名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國有重要骨干企業、部分金融機構和東部地區選派140名左右具有博士學位的專業技術人才到西部地區進行為期1年的服務鍛煉。
西部地區管理人才創新培訓工程:擴大中國西部開發遠程學習網覆蓋范圍,建設三期項目。采取遠程培訓、面授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形式,為西部地區重點地州市培養當地經濟建設急需的高層次管理類人才。每年培訓2萬人。
東部城市對口支持西部地區人才培訓計劃:組織北京、上海、深圳等東部地區13個城市為西部地區培訓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以及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急需的管理類人才和業務骨干1.6萬人。
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引導優秀教師、醫生、科技人員、社會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到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工作或提供服務;每年重點扶持培養1萬名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
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建設,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財政保障能力,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第四十四節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拓寬就業渠道,不斷擴大就業規模。支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服務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中小企業、微型企業。完善就業政策,促進大中專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和退伍軍人就業安置工作。建立健全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帶動就業機制。完善鼓勵自主創業政策,健全創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創業企業孵化基地建設,統籌安排勞動者創業所需的生產經營場所,促進各類群體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健全人力資源市場,規范發展中介就業服務,完善就業援助制度,多渠道開發公益性崗位。有序組織勞務輸出,開展對外勞務合作。
第四十五節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現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完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和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做好各項醫保制度的平衡和銜接。全面加強縣鄉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城鄉困難群眾、特殊群體、優撫群體的保障機制,合理確定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逐步提高優待撫恤標準,加強老年人、孤兒、殘疾人、流浪未成年人福利服務。大力發展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增強社會慈善意識,積極培育慈善組織,落實公益性捐款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加快城市棚戶區和國有工礦區、林區、墾區棚戶區改造,切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應。加快農村教師、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周轉房建設。加大農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加強農房設計、農房抗震、建筑節能等方面的技術指導與監督檢查。
第四十六節 增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網絡,擴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項。加強婦幼保健能力建設,做好出生缺陷干預和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工作。積極預防重大傳染疾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增強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逐步建立農村醫療急救網絡。加快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基層醫療機構急需的全科醫生培養,落實鼓勵全科醫生長期在基層服務政策。逐步提高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及保障水平,縮小城鄉差距。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在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推進城市三級醫院對口支援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繼續實施萬名醫生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支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
專欄24:基本公共醫療衛生重點工程
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提高城鄉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提高籌資和保障能力,實現全民享有基本醫療保障。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衛生監督、精神衛生、農村應急救治等專業服務機構基礎設施條件。
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提高縣級醫院(含中醫院)服務能力,加強省級婦兒專科醫院、邊遠地區地市級綜合醫院建設。
全科醫生培養基地建設:建成一批標準化全科醫生培養基地,通過轉崗和規范化培訓培養一批全科醫生。
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推進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建設三級醫院與縣級醫院遠程醫療系統,加強公立醫院信息化建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