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第四章 “十二五”重點領域和重大建設項目
一、新型紡織纖維材料產業
發揮全省化纖產能優勢,加大整合原料、裝備、產品和技術資源,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工藝、裝備和生產自動化控制水平,加快新型紡織纖維材料發展,重點是差別化纖維、高技術纖維和生物質纖維技術及產業化。
——差別化纖維。加大差別化纖維開發力度,促進聚酯滌綸、錦綸、丙綸、氨綸、維綸等常規化纖產品的優質化,大力采用復合、共混、超細、異形等差別化技術,增加新一代多功能、高仿真、超細旦及其它特殊性能化纖材料,與紡織品服裝后加工形成配套,加速研發應用于農業、醫療、建筑、航空航天、國防等領域的產業用紡織品。2015年末高仿真仿棉纖維占滌綸比重達到15%,有色纖維比重達到5%-10%,并發展多元化聚酯產品。化纖差別化率由2010 年的50%提高到2015年的65%以上。
——高技術纖維。鼓勵發展碳纖維(PAN基)、芳綸纖維、聚苯硫醚纖維、玄武巖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聚酰亞胺纖維,促進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產業化,提供工業特殊用材料,擴大應用領域。
——生物質纖維。實現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聚乳酸纖維、生化法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纖維、生物法多元醇的產業化,積極開展應用領域的產品開發。盡快使溶劑法竹漿纖維、竹原纖維等的產業化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再生聚酯纖維。發展循環經濟,加大利用廢聚酯、廢絲、瓶片等廢料,研發新型再生聚酯纖維。改造和提升原有分散在晉江、長樂、福清、永安等地的再生聚酯纖維企業,增加新型節能、高效環保的生產線,與下游企業形成產業用再生聚酯纖維產業鏈,實現“廢料—再生資源—消費品”的循環經濟模式。
——化纖化工原料。通過上下游產業鏈接、企業兼并重組、優化區域布局等方面的提升,加速發展化纖前道化纖化工原料項目建設。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適度發展乙二醇(PX)、己內酰胺(CPL)、對二甲苯(PTA)、丙烯腈、人纖木槳等原料項目建設,支持以生物質為原料的化學纖維開發及產業化。研究推廣木棉等天然木本纖維的種植和應用。
專欄9:新型紡織纖維發展重點
發展重點:通過分子結構改性、共混、異型、超細、復合等技術,發展滌綸、錦綸、腈綸、丙綸、氨綸以及纖維素纖維的差別化產品,加快發展仿棉滌綸和仿毛纖維的開發。通過改造和提升傳統化纖工藝、裝備及生產自動化控制水平,實現聚酯滌綸、粘膠等大型成套裝備的多樣化、高效化生產。積極推廣纖維紡絲液著色技術,加強化纖與下游應用的聯合開發,注重多功能復合纖維的開發。
突破新型溶劑法、離子液體法、熔融法等關鍵技術,實現生物質纖維產業化,實施聚乳酸纖維材料(PLA)、溶劑法纖維素纖維、生物法多元醇、可再生多類速生林材應用技術產業化、生化法PTT 纖維、多類蛋白纖維系列技術等生物質纖維及生化原料產業化。
加快提升高性能纖維產業化水平,推進碳纖維(PAN 基)、芳綸纖維、聚苯硫醚纖維、玄武巖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聚酰亞胺纖維、高強高模聚乙烯醇纖維等關鍵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強化下游應用的開發能力。
重大項目:竹纖維為重點的新型粘膠制漿及粘膠差別化纖維;滌綸、錦綸、氨綸差別化纖維;特殊工業絲;芳綸、碳纖維等高技術纖維;粘膠差別化纖維、生物質原生纖維、生物質再生纖維、生物質合成纖維等;竹漿、竹原、竹炭纖維及其應用;化纖上游原料PTA、PX、CPL等項目。
二、高性能產業用紡織品
以新能源、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建筑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為重點,集中推動非織造、經編和立體成型編織、功能后整理、復合加工等共性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配合下游市場需求,加大產業用紡織品在醫用、工業濾布、土工建筑用、特殊裝飾用、高性能復合材料、農業用紡織品等重點領域的推廣應用。重點產品:非織造、經編產業用紡織品及新一代革基布等。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到“十二五”末達到25萬噸,比2010年增長1.33倍。
專欄10:高性能產業用紡織品發展重點
發展重點:
1、產業用紡織品開發應用。開發和提升非織造成型、織造成型、復合加工及功能性后整理技術水平,提高高端產業用紡織品應用比重,滿足重點領域需求。
——土工與建筑用紡織品。發展高強、定伸長、生態相容性好以及智能型土工布;推廣補強防裂材料、阻燃、隔熱、隔聲材料在建筑領域的應用。
——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組織高性能過濾材料推廣示范,提高耐高溫、耐腐蝕袋式除塵濾料性能水平和使用壽命,擴大在電力、鋼鐵等領域應用;推廣中空纖維膜材料在水處理中的應用,降低成本,提高壽命。
——高端醫用防護紡織品。解決高效薄型阻隔材料、高效導濕吸水材料、醫用抗菌敷料的加工技術,重點開發手術衣、醫用防護口罩、抗菌敷料和生物活性敷料等產品;提高醫用防護阻隔與舒適性能,擴大在醫院重點防護區域使用。
——交通工具用紡織品。提高內飾材料輕量、阻燃、環保強吸附、防臭等功能性水平,研究安全氣囊的纖維、面料、制品加工一條龍產業化技術,實現規模化生產。
——安全防護用紡織品。重點研究采用芳綸、聚酰胺纖維、高強聚乙烯等高性能纖維,開發救生搶險、消防、防刺防彈、防生化等繩帶和服裝產品。
——復合骨架材料。開發新型纖維立體編織技術,提高骨架材料強力與成型性能。
2、傳統產品改造提升。以革基布重點企業為龍頭,改造提升南平、三明、龍巖等內陸地區革基布及后加工產品。圍繞新一代革基布的自主創新,全面提升棉紡織、針織、非織造布、染整、制革等的開發能力,增加針織經緯編、非織造布的坯布比例,加大超細纖維利用,經減量開纖、染色、研磨、聚氨酯貼合等的特種整理,制成高仿真,高密度,高性能的高檔合成革。廣泛應用于各種箱包、鞋類、家俱、包裝、服裝、運動器材以及軍用裝備防護等高科技領域的基本配套材料。
3、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在全省培育鑫華股份、三維絲、南紡股份等3個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用紡織品企業,提升品牌,做強做大,形成帶動示范作用。培育永安、尤溪、南平等3個以上產業特色明的產業用紡織品產業集群。
重大項目:高檔復合非織造布;新型醫用防護材料;環保過濾用材料;高性能土工合成材料;膜結構及新型蓬蓋材料;汽車內飾紡織品;生態革和超細纖維人工革;農用非織造布及化纖網;復合膜處理以及多種材料、涂層、層壓復合功能整理;納米、超聲波工藝復合;廢棄材料的產業化回收和利用等項目。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