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第三章 “十二五”重點任務
一、提高行業創新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一)建立健全產業創新體系
推進紡織科技創新工程,加快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和高校為支撐、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福建紡織行業科技創新機制。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高校共建實驗室,在高新技術纖維、染整后整理關鍵技術、高性能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回收利用、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推動建立紡織產業技術聯盟。組建為全行業服務的紡織創意中心、區域研發設計中心、行業技術開發基地、公共實驗室、工業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工業技術服務中心、信息發布中心等科技服務機構,積極支持和鼓勵地方政府、大型龍頭企業依托現有的高校資源組建職業院系,為福建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建立行業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完善知識產權的有償共享和交易機制等。
(二)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
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部分優勢紡織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提高到3%以上。支持企業創建設計中心、技術(研發)中心、產學研用聯合、檢測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支持企業參與國家和福建省科技計劃和重大工程項目,加強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鼓勵發展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對標制標,創建品牌等。推動企業應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產品外觀設計、產品工藝設計和材料合成,改善產品外形、結構、性能、包裝。支持骨干企業在海外設立或收購兼并研發機構。鼓勵紡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合作,應用物聯網技術,提高紡織服裝企業倉儲物流配送管理水平。
(三)加強紡織標準體系建設
強化標準實施工作,編制和修訂紡織相關標準,制定紡織新材料、生態紡織品、高性能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再生利用、服裝和家用紡織品等方面的產品標準和檢測方法標準。建立并完善棉紡、印染、化纖等節能減排與資源綜合利用標準,鼓勵企業積極采用國際先進的產品標準和質量管理標準,促進我省紡織產品的質量、安全、節能、環保等指標逐步達到國際先進標準水平。建立和完善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加強紡織品安全、環保、有害物質檢測。密切跟蹤紡織品服裝國際技術法規和標準的變化,建立國際貿易技術壁壘的快速應對機制。
專欄2:紡織工業科技創新工程
建設紡織行業創新服務平臺。推動建設國家級、省級以及地區紡織領域工程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依托國家和省的科研院所、研發機構和骨干企業建立一批行業共性技術創新服務平臺。
發展紡織產業技術聯盟。在高新技術纖維、高性能產業用紡織品、染整后整理關鍵技術、纖維回收利用、節能環保、紡織品服裝深加工等重點領域推動建立一批紡織產業技術聯盟,針對原料、工藝、裝備、應用、產品開發、配套材料等各環節進行產業鏈協同創新。
組織實施新型纖維材料、高性能產業用紡織品、高端紡織裝備和紡織深加工的科技專項。
“十二五”在差別化功能性纖維、溶劑法纖維素纖維、生物質纖維、特種功能性纖維、非織造產業用紡織品、功能性生態面料等研發和產業化有新的突破。
二、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建設紡織新興產業
(一)運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紡織工業
廣泛利用材料、電子、生物工程和信息等先進技術,提高紡織工業產品開發、質量保證、節能降耗、清潔生產等能力。針對紡織裝備、工藝、管理等薄弱環節,對紡織傳統行業加強挖潛改造,提高加工技術和產品開發水平。加大智能裝備、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擴大綠色環保和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比重,促進化纖、棉紡、非織造、印染、服裝、紡機等上下游行業的協調發展。擴大機織、針織的織造能力,大力提高時尚、功能、高附加值的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面料自給率。
(二)促進紡織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結合
立足已有產業基礎,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開發新一代高附加值產品。重點是:新型差別化纖維以及后加工產品,高新技術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研發,生物質纖維可降解材料產業化;高性能產業用紡織品,形成工藝、技術及裝備等產業化配套技術和規模化生產能力;高端紡織機械制造的協同配套發展;面料、服裝產品的深加工。
(三)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實現兩化深度融合
規模以上企業普遍推廣應用面向生產制造層面的制造執行系統(MES)、自動監測和動態精細化管理系統,以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為核心的信息系統的集成應用。利用新一代信息通訊和物聯網技術,在生產制造、供應鏈環節推廣使用條形碼和射頻識別(RFID)技術。加大龍頭企業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全流程的信息系統集成建設。中小紡織企業依托社會化服務體系,開展信息化建設。紡織、化纖和印染等前道生產企業重點推進生產制造系統的信息化應用,并與生產經營系統進行集成應用。服裝、家紡等終端產品企業重點推進經營系統的建設,重點提升設計研發和供應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紡織機械企業重點提升產品的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水平。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