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P2P網貸危機調研報告
2018-07-26 18:09:22 責任編輯: 來源:零壹財經
第一章 危機表現
一、問題平臺分析
(一)問題平臺數據:6月、7月危機加劇
據零壹數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停業/清盤及其他問題平臺數量合計達到364家,環比增加17.9%(56家),同比略微減少3.7%(14家)。問題平臺數量在2015年下半年達到高峰(839家),此后逐漸降低,今年上半年出現反彈。
圖1.1:問題平臺數量(半年走勢)
注:部分停業/清盤的平臺在后期轉變為失聯、跑路、立案等類型的問題平臺,我們未做單獨區分;下同。
2018年6月,問題平臺數量達到98家,為近14個月以來的最大值。歷史問題平臺最高峰發生在2015年7月(171家),同年6月和8月也都超過160家,其次是2015年底到2016年初。
圖1.2:問題平臺數量(月度走勢)
7月以來,P2P行業流動性風險劇增,問題平臺數量持續攀升。據零壹數據統計,7月1~20日,至少有98家平臺出問題,涉及待還本金至少在439億元以上。其中,立案、投案或經偵介入的平臺占到20家,清盤46家,跑路或失聯7家。與此同時,27家平臺出現部分項目逾期,或暫停發標,兌付壓力較大。
圖1.3:問題及逾期/暫停發標平臺數量走勢(7/1-7/20)
(二)轉型平臺數據:2015年至今至少104家轉型
據零壹數據統計,2015年至今,至少有104家平臺放棄P2P業務,轉型去做助貸、汽車眾籌或其它業務。
圖1.4:轉型平臺數量(月度走勢)
來源:零壹數據
(三)問題類型分析:2016年以來失聯平臺占比顯著增加
2014年下半年,涉嫌詐騙或跑路的問題平臺占絕大多數,2016年以來基本被壓縮在6%以內,而網站無故關閉和失聯的平臺顯著增加?;究梢耘袛?,2016年之后,問題平臺更多是“經營問題”導致的。
圖1.5:問題平臺類型占比(半年走勢)
(四)問題平臺地域分布:上海最多、浙江次之
2018年上半年,出問題的平臺主要分布在上海、浙江、廣東和北京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這四個?。ㄊ校┑膯栴}平臺數量均在40家以上,合計241家,占比66%。
圖1.6:問題平臺地域分布(2018年1-6月)
(五)導致問題的直接原因
1、資金鏈斷裂
一些平臺存在集合標(理財計劃)、活期理財產品,涉及期限錯配,當投資者集中提現的時候,平臺自有資金無法兌付,造成資金鏈斷鏈。7月1~20日期間出問題的平臺中,至少有25家存在集合標或活期理財。
2、借款端逾期嚴重
受經濟下行、股市低迷、催收新規、惡意拖欠增加等方面的影響,借款人被動或主動逾期增多,特別是企業及關聯方借款過于集中的時候,一旦逾期,平臺兌付壓力巨大,無力兌付時只好選擇清盤甚至跑路。
3、主動退出,理性清盤
監管趨嚴,合規成本上升,平臺不盈利,綜合考慮之后選擇退出,理性清盤。對于資金實力不足的平臺而言,退出周期可能會拉長至2-3年,中間變數較大,且不排除中途跑路的可能性。
4、惡意欺詐
平臺實際控制人或高管攜款跑路,2018年以來這種情況占比很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