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P2P網貸危機調研報告
2018-07-26 18:09:22 責任編輯: 來源:零壹財經
(三)居民消費杠桿大幅度提高
近年來,我國居民部門杠桿率(居民債務/GDP)呈逐年上升趨勢,2017年底已達到49%。在貨幣緊縮情況下,居民杠桿率提高,勢必使居民獲得周轉貸款的渠道減少、能力下降,其生產經營可持續性削弱,以致收入降低,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網貸平臺逾期增加。
圖2.7:2000-2018年我國居民部門杠桿率(%)
數據來源:Wind
(四)整改備案延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信心
P2P平臺整改和備案延期影響投資者信心,一定程度上導致資金流出、交易額下降。
1.整改備案延期
2016年,監管部門開始了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轉向整治活動。2017年6月,備案工作宣布延期,在2018年6月底作為最后期限接受監管驗收;2018年4月,監管部門要求地方暫停發放網貸備案登記細則,根據媒體報道,監管部門采用口頭通知形式通知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由于P2P整改驗收工作量大、難度大、進度滯后,將向后調整網貸備案最終期限,而最后期限還沒有確定。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7月9日已透露互金風險專項整治延期1至2年。
表2.1:網貸備案專項整治
數據來源:網絡零壹財經·零壹智庫整理
2.投資者信心受到影響
一方面,整改期延長、網貸合法化進程延緩,網貸平臺獲得合法身份的不確定性增加;另一方面,網貸平臺備案難度加大,備案成功概率降低。屢次延長整改期限,投資者信心受到影響。
交易量下滑。2018年P2P網貸行業交易額加速下滑,6月僅1535億元,環比下降7.8%,同比下降34.9%。截至2018年6月末,P2P貸款余額為9610億元,同比下降16.8%,環比下降1.4%。
網貸平臺資金持續流出。2018年6月份正常營運平臺資金流出占資金流入百分比達到57%。具體來講,網貸平臺的資金流入呈現降低趨勢,由2018年1月份的1116億元降至6月份593億元,與此同時,資金流出呈現上升趨勢,由1月份219億元增加至6月份的339億元。
圖2.8:P2P平臺資金流入與流出情況
數據來源:零壹數據
備案延期導致投資者對網貸網貸平臺信心下降,網貸成交量下降,資金流出增加,網貸平臺承受風險的能力進一步降低,又導致投資者信心持續降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