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本月或推出樓市新政
陳國強認為,“若沒有房價控制目標,就缺乏問責地方政府的依據,也就無法落實地方政府的責任。”他表示,作為樓市調控的主體之一,地方政府微調樓市政策的情況屢見不鮮,部分城市房價上漲幅度也較大,但尚無地方政府因此受到問責。他認為,問責制的重啟十分必要,其能夠更好地促進政策落實,并遏制地方政府屢屢試盤的行為。
8月或是新政窗口期
在督查組進駐各地調研的同時,市場交易量正在悄然回落。根據中國房地產研究會的統計,上周(7月30日至8月5日)20個重點城市住宅成交連續上漲的勢頭中止,成交量環比下跌1.1%。其中,北京新房成交量下跌14.7%,二手房成交量下跌20%。
交易量的下滑,除剛需釋放乏力外,也被認為與政策預期不明朗有關。在督查組回京后,新政“靴子”何時落地成為外界最為關注的問題。業內人士認為,在新政出臺之前,已有部分市場需求轉為觀望狀態。
對于督查組形成報告并上報的時間安排,外界不得而知,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8月很可能成為新政出臺的重要窗口。張大偉表示,8月的市場變化不僅會影響“金九銀十”的狀況,甚至決定著后半年的房地產走向。若本月沒有相關政策出臺,按照慣例,“金九銀十”可能會出現房價上漲難以抑制的情況。
他還強調,在國民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最近幾個月,繼續降準、降息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房地產政策不從嚴從緊,調控效果存在明顯降低的可能性。因此,“8月份是本輪調控最關鍵的一個月。”
同時,7月的房價數據將在本月中旬出爐,這一數據也將成為新政的重要參考。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6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平均環比小幅上漲,在連續下跌8個月后首次出現正增長。有業內人士認為,若該數據連續兩個月保持上漲,新政出臺將是“板上釘釘”。
事實上,目前這一預期十分強烈。民間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全國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8717元/平方米米環比上漲0.33%,連續兩個月保持上漲。
在這種不確定的形勢下,未來市場交易量可能繼續受到影響。多數業內人士認為,若新政出臺,未來樓市肯定會迅速降溫,這對開發商的打擊極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