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瘋狂跑馬圈地后的隱憂
影院“大躍進”
然而,理想未必總能照進現實。
各路資本涌向電影院投資“跑馬圈地”的結果是,爭相抬高租金,高價中標者何時收回成本,正變得遙遙無期。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次貸危機爆發前,電影院年租金約300萬元,但如今某些商業地段上佳、人流量較高、走高端商場業態的商業廣場直接要求將電影院租金與影院票房收入直接掛鉤,分賬比例從13%-15%不等。此外還要從電影院小賣部與電影院廣告收入提取相應比例的提成。
“等于養肥了商業地產開發商。”王剛此前聽說上海八佰伴商場的新世紀影院今年10月租約將到期,但在續租談判過程中,即使新世紀院線經營方將房租報價提高近一倍,八佰伴廣場方面仍不愿輕易放掉影院這棵搖錢樹。目前八佰伴商場的電影院年票房收入已超過2000萬元,外加小賣部與電影院廣告貢獻約200萬-300萬元收入,即使扣除場地租金與人員開支,每年仍能產生數百萬元利潤。
“市場傳聞八佰伴商場方面曾考慮過自己運營這家電影院。即使新世紀院線成功續租,也得趕在6個月過渡期結束前盡早完成手續,否則會有新的院線投資方高價競標。”在王剛看來,由于國內電影院尚未建立全面客觀估值體系,基本依賴投資方的主觀收入預期給電影院估價,某種程度讓商業地產商待價而沽,加劇電影院投資泡沫與價值虛高。
此前,一家四川電影公司打算出資6000萬元買下上影集團在成都投資運營近3年的一家電影院,并打算交給王府井集團重新管理。過去3年,上影集團耗資2000萬元做設備更新與市場推廣,將這家電影院票房提高至1200萬元/年。新的投資方看好王府井的加入,期望能夠提升整個商場的業態品質,進而帶動電影院票房大幅增長。此前,王府井集團管理的一家電影院年票房收入曾達到6000萬-7000萬元。
開源還是節流
只是,在電影院瘋狂投資背后,誰會是最后買單者?
一家近期決定放棄上海松江地區某商業廣場1600平方米電影院項目的投資機構負責人透露,促使他們打退堂鼓的原因,是聽說周邊地段還要興建幾家電影院,而且建筑面積與規格比他們更高。
“1600平方米只能建設5-6個放映廳,裝修受到面積約束,又難以做到奢華時尚,很難和10個放映廳的電影院競爭。”這位負責人道出電影院比鄰競爭的黃金法則:除非在這個地點占據放映品質的制高點,并擁有最大數量的放映廳能靈活引進不同風格類型的熱門影片,否則很容易被淘汰。但他也知道,部分“自作精明”的電影院投資者并不是指望電影院經營盈利,他們的如意算盤是趁著大型電影院線銀幕擴張,先圈地占據當地電影票房份額,再擇機將電影院高價賣出,或按高租金轉給院線經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