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糖業深陷原料之爭
走出國門或是出路
但是,努力搞好與糖料產區政府之間的關系、提高農戶種植糖料的積極性,以及提高糖料作物的單產,都無法從真正意義上解決國內食糖業面臨的原料“喂不飽”問題;在食糖生產增長空間有限和消費穩步上升的現實面前,未來國內食糖供需缺口將長期存在,并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
于是,糖料大戰的范圍從國內延伸到了國外。2010年,光明集團收購澳大利亞最大糖業企業西爾斯公司旗下糖業和可再生能源業務,遭遇新加坡豐益國際中途狙擊,慘敗出局。但光明集團高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一事件不會影響光明集團在澳洲的戰略布局。
在光明集團海外糖業收購折戟一年后,中糧集團打敗世界兩大糧食巨頭路易達孚和邦吉,成功收購澳洲最大制糖單廠——具有260萬噸甘蔗處理能力的Tully糖業。2012年,中糧集團擬將新收購的Tully糖業轉給中糧屯河,使中糧屯河進入海外優質的食糖產區,邁出全球化布局的第一步。同時,中糧屯河還將全面接手中糧集團旗下的食糖進出口業務及相關資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中糧集團是我國最大的食糖進口貿易企業,2008年至2010年,其食糖進口量分別達到國內食糖進口總量的47%、56%和59%。一旦中糧屯河全面接手中糧集團旗下的食糖進出口業務及相關資產,屆時中糧屯河將成為國內最大的食糖貿易商,其進出口渠道優勢將更有助于企業進一步布局海外市場。
在原料大戰愈演愈烈的同時,未來的糖業巨頭們也在積極打造全產業鏈,以避開原料和生產環節的激烈競爭。據了解,光明糖業已明確確立了“資源+網絡+物流+期現貨+電子商務”的 “五位一體”全國產業戰略;而從到廣西新建精制甘蔗糖廠、收購云南甘蔗糖廠,再到跨出國門收購澳洲甘蔗糖企業,再到收購大股東下屬原糖進口業務并新建精加工糖廠,中糧屯河橫跨國內、國際食糖生產、進口原糖深加工的大食糖業務版圖正在初步建立。當然,無論企業選擇何種方式擴張,都離不開資金支持。業內人士判斷,南華糖業擬登陸A股市場只是一個開始,隨著更多糖企進入股市融資,屆時國內食糖業競爭或更激烈。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