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患重生 2012年變壓器行業發展不樂觀
價格爭執何時休?
今年9月底,國家質檢總局曾公布了變壓器行業的抽檢報告(詳細結果請參照《電氣中國》2011年9月刊),根據報告顯示,在抽查的29家企業中,總體合格率僅為69.0%,產品合格率并不高。其中大型企業的產品抽樣合格率為75%,中、小型企業的產品合格率分別為63.6%和71.4%。
據了解,人們將產品合格率過低的矛頭指向了電網公司“低價中標”的招標方式,為此本刊也曾專門進行過報道。值得欣慰的是,在多方呼吁下,目前兩大電網公司已改變了過去“價格定天下”的方式,并改用了更為公正、透明的“中間價中標”。
按理說,招標方式的改變后,市場導向逐漸由強調價格轉變為強調質量,然而緣何依舊出現“銷售價格與生產成本‘倒掛’”的現象?
業內人士表示,變壓器目前正面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壓力,在供求矛盾存在較大差距下,誰又會在投標過程中寫高價標書?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目前僅特變電工、保定天威、中國西電3大家本土品牌的企業產能之和就在6億千伏安左右,加上具備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以及110千伏以下產品制造商的生產能力,我國變壓器行業的總產能在30億千伏安左右,然而市場年需求量也不過13億千伏安左右。赤裸裸的供需矛盾令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得不出讓自身利益。
“許多公司在招標過程中仍不敢亮出真正的價格,所以平均下來所謂的‘中間價’依舊不能反映行業的總體水平,可是我們還能怎么辦?”對于混亂的市場秩序,上述公司高管表示很無奈。
據悉在歐洲一些國家的招標過程中,若項目中標價格過低,相關行業組織會出面進行干預。但在我國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價格完全由市場主導,任何人、行業組織均不可隨意干預產品價格,那么價格問題自然成為行業自我消耗的問題。
過去也有一些業內專家提出“從行業公正的角度,計算出變壓器成本,以供用戶參考,以達到抑制低價競爭的惡性競爭”。這一方法著實得到了不少業界人士的支持。然而由于不同公司在設計原理、融資成本、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皆不相同,因此很難達成一個各方均認可的“中間價”。
產能過剩形勢嚴峻、市場秩序混亂,如此咄咄逼人的市場形勢下,若參與者不采取積極自救行為,那還有誰會來救?
當然需要行業自救的決不僅僅局限于混亂的行業秩序,而核心技術更為行業不得不自救的另一領域。比如,由于我國尚未能攻破某些關鍵零部件的相關技術,“技術空心化”嚴重制約了變壓器行業的發展。
“如今高價格卻買不來相關技術,若出現技術問題時,變壓器企業更是無可奈何。套管可高達一臺直流換流變壓器總價的50%,由于相關技術并未實現國產化,只能令國外公司漫天要價,那么其他核心技術怎么變得如此一文不值?”上述上市公司高管為此憤憤平。據了解,絕緣成型件、硅鋼片等原材料也存在相同情形,國產化之路依舊漫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