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5:《2025年中國無人駕駛物流車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京東物流(02618.HK);圓通速遞(600233);申通快遞(002468);順豐控股(002352)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無人駕駛物流車市場規模;中國無人駕駛物流車競爭格局
行業概況
1、定義
無人駕駛物流車是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物流用運載工具,是基于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發展趨勢產生的全新運載工具形態,相較于傳統道路車輛,在車輛結構上存在較大差異,可包括重型運載工具、小微型運載工具和微型配送機器人。對于物流領域的應用,可適用于不同的道路運輸場景和特殊區域行駛場景,主要完成城市內物流配送站點之間、半封閉/封閉園區和室內的物流運輸和配送。
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具有高度復雜性和技術集成性,分為上游核心技術及零部件、中游整車制造與系統集成以及下游應用場景與運營服務三個主要環節。上游包括感知層(如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決策層(如AI芯片、高算力域控制器、決策算法)和執行層(如線控底盤、高精度定位模塊),這些環節共同構成環境感知、決策規劃和控制執行的完整網絡。中游則涵蓋傳統車企、科技企業和垂直解決方案商,兩類技術路線并行發展:漸進式(車企主導,逐步升級輔助駕駛功能)和跨越式(科技公司直接研發L4級自動駕駛)。下游應用場景包括封閉/半封閉場景(如倉儲園區、工業廠區、港口)和開放道路場景(如城市末端配送、跨城貨運),其中前者已實現常態化運營,后者處于試點向規模化過渡階段。
當前,傳統車企與科技企業之間通過技術互補和資源共享的合作模式,加速了無人駕駛物流車的技術研發、產品迭代和市場推廣,這種合作模式已成為無人駕駛物流車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
行業發展歷程:以智能技術發展引領迅速崛起
目前,我國無人駕駛物流車處在發展較為迅速的階段,其發展經歷了從初期探索到技術突破,再到多元化與智能化發展,最終實現商業化與規模化應用的過程。其實,早在1992年,國防科技大學已成功研制第一代軍用背景的無人物流原型車輛。隨后,2000年6月國防科大第四代無人物流試驗車型創下76km/h國內紀錄,標志我國具備封閉園區內基礎物資自動化運輸的技術雛形。但是,過去由于經濟和技術水平的限制,無人物流車僅限于軍用,尚未普及民眾。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京東2016年推出首輛民用無人物流測試車型,并在中國人民大學完成全球首個公開道路包裹自動投遞,標志著中國無人駕駛物流車正式進入技術成熟與商業化試驗階段。
隨著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無人物流車實現規模化應用并技術突破。如2021年美團發布了新一代自研的L4級無人配送車,以及2023年微型無人駕駛電動物流車的首次使用。2023年至今,無人駕駛物流車正在向全面商業化邁進,其應用場景將從特定區域擴展到完全開放道路,并逐步成為主力運輸力量。
行業政策背景: 國家與地方政策雙支撐,無人駕駛物流車發展基礎堅實
無人駕駛物流車作為現代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智能交通系統的關鍵環節,其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支持與引導。近年來,我國在無人駕駛物流車領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其從技術研發到商業化應用的逐步落地。無人駕駛物流車的發展得益于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成熟,特別是L4級別及以上的自動駕駛技術,為無人車配送的商業化運營奠定了基礎。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無人駕駛物流車在物流配送、倉儲管理等場景中的應用潛力巨大,能夠有效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2020年12月,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在港口、機場、物流場站等環境相對封閉的區域及郵政快遞末端配送等場景開展自動駕駛載貨示范應用。這一政策為無人駕駛物流車的試點推廣提供了明確方向。2024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部署不少于50輛的城市物流配送車試點,部分實現特定場景下的自動化示范運行。同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推廣無人車、無人機等技術裝備,鼓勵發展與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相結合的物流新模式。這些政策從技術研發、示范應用到產業推廣等多方面為無人駕駛物流車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各地也紛紛出臺支持無人駕駛物流車發展的政策。例如,2023年北京市發布《北京市無人配送車道路測試與商業示范管理辦法(試行)》,明確無人配送車參照非機動車管理,應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2024年5月,廣東省發布《廣東省關于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若干措施》,提出發展智能重卡等智能網聯終端,鼓勵智能化交通出行服務應用。上海市在2024年7月發布的《上海市促進工業服務業賦能產業升級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推動部署無人車等智能物流設備。
總體而言,國家和地方層面的政策支持為無人駕駛物流車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推動其能夠在更多場景中實現商業化運營,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助力物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行業發展現狀
1、總體物流量與勞動力成本并行增長,無人駕駛物流車需求日益旺盛
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社會物流需求不斷增加,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9-2024年,我國社會物流量和快遞業務量逐漸攀升,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已從2019年的298萬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360.6萬億元,快遞業務量從2019年635.2億件增長至2025年的1745.0億件。當前龐大的快遞物流量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進行支撐運行,然而人力成本在不斷上升。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中國勞動力成本已從2019年的1.7萬元增長至2025年的2.3萬元。使用無人駕駛物流車可以顯著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支出,從而可知社會對無人駕駛物流車的需求是十分旺盛的。
2、無人駕駛物流車產能可觀 實際交付量較低但呈迅猛增長態勢
國家郵政局表示,截至2024年年底快遞物流無人車規模化應用已累計超過6000臺,為100多個細分場景的用戶交付了上億件訂單,全行業日均配送量顯著增加。但鑒于我國尚未有專門的統計口徑,無人駕駛物流車應遠遠超6000臺。據前瞻整理可知,新石器、行深智能、九識智能等企業在無人駕駛物流車領域均已交付超過1000臺,產能均超過萬臺,在全國省份均有無人物流車投入使用。可見未來無人駕駛物流車將會不斷投入使用,深入滲透到社會生活當中。
行業競爭格局
1、 區域競爭:廣東無人駕駛物流車企業最多
由于無人駕駛物流車需要較高智能化和聯網化程度,其對企業所在城市的自動駕駛技術和人工智能產業基礎要求較高,因而目前我國無人駕駛物流車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上海等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具體而言,廣東有11家無人駕駛物流車企業,上海和北京緊隨其后,分別有9家和8家。
2、企業競爭:參與者眾多 競爭與合作并行
目前,中國無人駕駛物流車市場仍處于亟待發展的階段,眾多企業參與無人駕駛物流車研發、生產及使用的環節當中,競爭日益激烈。當前,未上市的初創科技公司憑借靈活的創新機制和技術專長,迅速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例如處于B輪的易咖智車已累計交付超過1000臺無人駕駛車,實際工程化落地車輛累計行駛里程超過1000萬公里。處于C+輪的新石器2024年新石器交付量突破2400臺,占據全球無人配送車隊規模的70%以上。
已上市的互聯網企業則憑借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方面的技術優勢,成為無人駕駛物流車領域的重要力量,百度Apollo等企業在算法優化和傳感器成本控制上取得顯著進展。物流企業作為無人駕駛物流車的直接使用者,對無人駕駛技術的需求最為迫切,京東物流已在全國30座城市投入運營超過700臺智能配送車。傳統車企憑借其在汽車制造領域的深厚積累,也在積極布局無人駕駛物流車市場,上汽、廣汽、比亞迪等傳統車企紛紛加大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投入。盡管市場競爭激烈,但各派系之間也存在著廣泛的合作,例如初創科技公司與物流企業合作,推動無人駕駛技術在物流配送中的應用;互聯網企業與傳統車企合作,共同開發無人駕駛車輛。這種合作模式不僅加速了無人駕駛技術的落地,也為各參與方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 無人駕駛物流車市場需求保持增長 應用場景更多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規模化生產的實現,無人駕駛物流車的硬件成本、研發成本等將逐漸降低,使得企業的運營成本也相應下降,提高市場競爭力。此外,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為無人駕駛物流車的研發、測試和商業化應用提供支持和保障。如明確路測規范、準入條件等,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技術的成熟以及政策的支持,推動無人駕駛物流車商業化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港口、物流園區、工廠等封閉或半封閉場景的應用會更加深入和普及,逐漸拓展到城市配送、干線物流等開放道路場景。全球范圍內,無人駕駛物流車市場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市場競爭中。
2、干線無人物流運輸增量最多 全產業產值增量預計突破5900億元
無人駕駛物流車行業包含城市無人末端配送、城市無人物流配送、港口無人運輸、干線無人物流運輸、礦山無人運輸。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2024年2月發布的《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2025/2030)》可知,預計2025 年無人干線物流商業落地存在法律法規、技術、交通安全方面的障礙,因此認為2025年無人干線物流暫時停留在商業化窗口期,因而2025年產值增量預測為0,之后無人干線物流將逐步落地和推廣,至2030年產值增量高達2822億元。其中,產值增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某個產業或企業的產值相對于上一時期所增加的數量。它反映了該產業或企業在生產經營方面的增長情況,是衡量其發展速度和規模變化的重要指標。此外,城市無人末端配送和城市無人物流配送發展空間前景廣闊,預計至2030年產值增量分別為977億元、1416億元。總體而言,中國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總體產值增量達到5948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全球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的發展狀況,包括全球無人駕駛汽車行業整體發展情況,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瑞士、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主要國家無人駕駛汽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