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暴跌倒逼煤炭減負
倒逼的減負
以上圖景,是過去十年中國煤炭運銷的真實寫照。
這些高額收費,在煤炭市場熱火朝天,處于賣方市場的時候,煤礦可以層層轉嫁到下游?,F在行情慘淡,煤炭的負擔就凸顯出來。
從上個月開始,神華北電勝利能源公司董事長隋國文,就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進口煤的沖擊波。煤炭供需市場的變化,讓進口煤和國內煤炭,處在了相互殺價的地步。他掌握的行情是,7月初,同樣質量和標準的長焰煤和褐煤,進口煤炭到達港口的價格,比錫盟勝利煤田的到港煤炭,還要便宜60元至80元。“印尼的、印度的,連美國的煤都運到中國來。”隋國文稱,如果這種趨勢不扭轉,將對國內煤炭構成重大沖擊。
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副總經理李學剛分析說,國內煤價與進口煤價倒掛,凸顯了我國煤炭流通環節的高額收費。
因此,扭轉之策,只能從給煤炭減負上想辦法。事實上,市場逆轉之下,一些地方政府對煤炭稅費,也開始重新考慮。
內蒙古華誠煤網的煤炭分析師喬龍認為,煤價十周連跌,損失最大的就是煤炭經銷商,煤炭降價最直接擠壓的,就是他們的利潤。而煤炭市場的逆轉,給了煤運市場一個倒逼機制,政府應該降低附加在煤炭產銷鏈上的各項稅費。另外,煤炭產銷鏈的上游和下游,也會在倒逼機制下,減少煤炭的流通環節,提高物流效率。
事實上,倒逼機制已經發揮作用。
在內蒙古新興的另一個煤炭生產基地——錫林郭勒盟,前瞻網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錫盟本來已經計劃提高煤炭稅費,但由于5、6月份煤炭市場逆轉,這個計劃得以暫時擱置。這是因為,錫盟生產的褐煤屬于低熱值煤炭,市場售價本就不高,如果提高稅費,無疑將對本來就慘淡的銷售情況雪上加霜。
7月25日,鄂爾多斯市政府出臺《扶持全市工業企業發展的意見》,其中規定,除國家、自治區征收的費用以外,鄂爾多斯市涉及煤炭生產企業的收費可暫緩征繳;市、旗兩級制定的收費項目一律免收;其他收費項目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向自治區積極爭取減免。
山西、鄂爾多斯等地的煤炭企業,也紛紛改變了坐等煤販子上門的習慣,紛紛東出南下,跑電廠找銷路。眼下的情勢,跟煤販子做生意依然不可持續,少倒一次手,才能減少些虧損。
上述陜西煤炭經銷商王韻的生意已經停了兩個月了,因為他之前的客戶,都開始直接聯系電廠。
專家表示,減負工作最主要由市場決定,政府適當減免稅費,可降低企業的資金壓力,整項工作不能一蹴而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