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誰是中國手機市場大贏家?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陳平安 來源|伯虎財經(ID:bohuFN)
如果要用一個詞總結2023年的手機圈,苦盡甘來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從全球市場整體來看,2023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8.5%,出貨量達到3.26億部,高于之前7.3%的預期增長。
盡管一個廣大消費者更明顯的體感是,過去手機廠商們的新品發布會往往是社交媒體的頭號恩客,但如今c位往往拱手新能源汽車的玩家們。
但這并非意味著手機廠商們躺平了。恰恰相反,在2023,對核心零部件和底層軟件技術的研發成為了各家發布會的C位。廠商們角力的背后,是手機行業正處在變革的前夜。大模型點燃了AI的星火,也讓人工智能成為了行業探索的熱門方向。
比如2023年,素來穩健的藍廠vivo一口氣拿出了藍心大模型、藍河操作系統、藍晶芯片技術棧和藍海續航系統四項技術產品,并為這些技術起了一個讓許多人不禁莞爾的統稱——“藍科技”。
2023年末,手機市場連續五年的下滑讓許多人言之鑿鑿:智能手機的時代過去了。而vivo副總裁胡柏山說,“好的行業具備穿越周期的天然屬性,手機行業就是科技領域里最好的行業。”
根據Canalys的數據,2023年vivo以4455.5萬臺的銷量位居國內市場第二,僅次于蘋果。
顯然,在如何穿越周期的問題上,vivo有自己的答案。
一
什么是高端化?
2023年,每賣出4部手機,就有一部是高端機(批發價超過600美元),“高端戰略”成為了絕大多數廠商應對行業周期的策略。
那到底什么是高端?
過去行業里流行的一個做法是堆料,意思就是通過提高處理器、內存、存儲空間、屏幕、攝像頭等硬件配置,來提高手機的性能,從而讓產品得以躋身高端價位。
但堆料并不是護城河,設計、影像等是手機用戶們最關心的幾個維度,不同的用戶群體需求不同,對不同維度的重視程度也不同。vivo品牌副總裁賈凈東曾舉過一個例子:4GB內存比2GB內存好,這是參數層面的“客觀價值”。但手機拍出來的照片是不是好看,這是“主觀價值”,同樣也是一個品牌的護城河所在。
vivo的做法是以用戶為導向做技術創新。簡單解釋,就是以用戶的需求和體驗為出發點和歸宿,先想好終點,再從起點修路。
比如折疊屏作為智能手機的一種新形態,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實用性并不高,難以作為主力手機去使用。用戶選擇折疊屏手機就也意味著取舍與妥協,犧牲性能、續航等方面的體驗。vivo捕捉到這種需求后,從第一代大折疊產品X Fold開始,就確立了“做旗艦,不妥協”的原則。
vivo在今年4月發布的大折疊vivo X Fold2和小折疊vivo X Flip就相當完美的體現了這種思路。vivo X Fold2在對比上一代減重約33g、厚度降低2毫米的同時,還搭載全球唯一的2K+ E6旗艦雙主屏、第二代驍龍8 SPU定制旗艦芯片、120W雙芯快充等旗艦配置。
再比如2023年底發布的vivo X100系列。
影像一直是高端智能手機的賣點,2018年夜景、長焦成為了競爭的主要維度,拍月亮則是主戰場。但vivo認為比起參數競爭,如何 “把人拍得美” 才是做出差異化的關鍵。
同樣的邏輯也體現在視頻拍攝層面。行業基本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安卓手機拍拍照可以,拍視頻還得是蘋果,這主要得益于蘋果在軟硬件協同層面做得更好,于是vivo開始自研影像芯片。
搭載了蔡司光學攝影系統、自研影像芯片V3的vivo X100系列不僅在長焦、人像等場景都帶來滿分的影像體驗,還是目前市面上錄制視頻表現最好的安卓手機之一,推動手機視頻拍攝進入強計算攝影時代。
雖然打法不同,但以用戶為導向做技術創新顯然正在幫助vivo在高端站穩腳跟,vivo X100系列的成績是最好的證明:根據公開數據,vivo X100系列首銷日累計銷售額達10億人民幣,打破vivo歷史上所有新機的首銷紀錄,相比上一代旗艦產品銷量增長740%。
二
vivo的答卷
行業切換時期,蘋果為同行們打了個樣:技術儲備是一個廠商最大的競爭力。這一點,在功能機時代吃過苦頭的vivo再清楚不過。
數據顯示,目前vivo全球有7大研發中心,超13000名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比例為75%,近三年研發投入平均增幅為20%,專利申請數超4萬,行業技術標準制定數超400項。
但回到更具體的問題:怎么做研發,才能在穿越周期時盡可能地保持平穩?vivo給出的答案是“埋頭種因”。
在vivo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沈煒的闡述中,“埋頭種因”主要包含三大內涵:第一是堅持長期主義,第二是堅守利他主義,第三是全面踐行設計驅動與用戶導向的發展理念。用更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明確自身的邊界,定好自己的長期方向與目標,持續投入。
比如影像芯片V3。和一些同行們決定從頭做 SoC不同,vivo認為重新做一款 SoC不僅投入大,同時也難以和目前的主流產品形成差異化,不如把目標放到更需要增強的圖像處理上。
2021年,vivo 第一代自研芯片 V1 正式發布,搭載于 X70 系列上。也正是從X70系列開始,vivo開始擁有了“你永遠可以相信藍廠的影像。”的人設。在v3芯片的加持下,vivo X100系列穩坐行業第一梯隊。
自研的另一面是協作。早在幾年前,vivo就與MediaTek探討了全大核架構設計構想。2023年,通過聯合調校、聯合研發的方式,vivo最終探索了天璣 9300旗艦平臺的“全大核”架構。在這個架構下,vivo X100系列可以實現SoC和影像芯片的雙芯協同,真正實現底層軟硬一體化設計。vivo將其命名為藍晶芯片技術棧。
另一個經典案例是和蔡司的合作。2020年底,vivo便正式與蔡司光學開啟全球戰略合作,成立vivo蔡司聯合影像實驗室。到今天,vivo和蔡司的合作在已經突破了濾鏡等軟件層面,開始深入到手機鏡頭模組等硬件創新。vivo X100 Pro是目前行業唯一取得蔡司APO認證標準的產品。
2023年是vivo的創新井噴之年,大量帶著明顯vivo烙印的研發成果開始和消費者見面。
比如針對手機的續航問題,vivo推出了藍海續航系統。經過行業首發「碳元重組技術」、行業首創「激光刻蝕技術」以及「極片重塑技術」三大技術的加持,藍海電池到了容量大、充電快、體積輕薄。
再比如針對萬物互聯和AI大模型的新浪潮,vivo推出了藍河操作系統和藍心大模型。兩項新技術都是早在六年前便開始著手研發。
對于前者,vivo選擇用更高效、安全的Rust語言對系統內核進行了重構。根據vivo官方給到的數據,藍河操作系統的內存占用降低了67%,渲染效率提升了48%,超級協程機制還可以使響應速度提升18%。
而在大模型方面,相比目前市面上的“單個通用大模型”,vivo打造了“大模型矩陣”,推出10億的大模型、70億的大模型、700億的大模型、1300億的大模型和1750億共計5個大模型,能根據用戶場景和需求分別計算,可以更好地縮短響應時間,解決成本、能耗等問題。
vivo副總裁周圍曾表示,AI大模型項目從立案開始醞釀六年之久,投入數千人團隊,每年花費在20億以上。
在數次穿越周期后,vivo明顯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節奏。
三
vivo走入新周期
對于手機廠商們而言,2023并不是一個安心的年份。
一方面,行業的跌幅雖然在收窄,但下行勢頭仍在持續。根據Canalys數據,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大陸手機市場跌幅進一步收窄,整體出貨7390萬臺,同比下跌1%。整體來看,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5%至2.73億部。換機周期延長、產品創新乏力、價格戰激烈仍然是廠商們需要面對的難題。
另一方面,大模型的加速落地讓“用AI將消費電子再做一遍”的思路成為越來越多頭部廠商的共識。
有業內人士表示,長期來看,提前布局生成式AI相關的硬件與模型能力將會幫助硬件廠商在競爭中建立先發優勢,為未來第三方開發者主導的‘AI原生應用’的到來提前做好準備。”Canalys則預計,到2024年,智能手機出貨量中的5%將是AI手機,到2027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45%。
如何站穩當下的市場并且在新的技術領域積累足夠多的領先,是行業共同面臨的難題。
和一些耀眼的同行們相比,vivo給人的特點一直是穩健。它強調本分,不劍走偏鋒,而是把目光聚焦到用戶切身的需求,并持續投入。
這種“本分”的積累在2023年開花結果。不僅僅是vivo X100 Pro銷量突破記錄,據Canalys數據顯示,2023年vivo出貨量位居國產廠商第一,僅次于蘋果。
同時在前沿的端側AI功能開發上,vivo X100系列已經具備在端側高效運行生成式AI功能的能力,并拿出了兩款基于藍心大模型落地的AI應用產品:藍心千詢和藍心小V。
從模型能力來看,根據官方透露,vivo自研AI大模型同時位列C-Eval、CMMLU雙榜的全球中文榜單榜首;SuperCLUE近日發布中文大模型10月榜單,vivo自研大模型以70.74的總分位列總排行榜第四,在國內大模型中排行首位。同為藍科技的藍河操作系統則可以幫助vivo把大模型的能力和手機、loT業務串聯起來。
新時代已經來了,vivo也已經準備好了。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伯虎財經(ID:bohuFN),作者:伯虎團隊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