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Google VS Meta AI框架技術布局對比(附專利總量對比、合作申請對比、重點專利布局對比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海光信息(688041.SH);景嘉微(300474.SZ);紫光國微(002049.SZ);百度(09888.HK);騰訊控股(00700.HK)等
本文核心數據:Google和Meta專利申請數量;專利市場價值;專利合作申請;重點專利布局
全文統計口徑說明:1)搜索關鍵詞:AI框架及與之相近似或相關關鍵詞;2)搜索范圍:標題、摘要和權利說明;3)篩選條件:簡單同族申請去重、法律狀態為實質審查、授權、PCT國際公布、PCT進入指定國(指定期),簡單同族申請去重是按照受理局進行統計。4)統計截至日期:2023年8月9日。5)若有特殊統計口徑會在圖表下方備注。
1、全球AI框架競爭格局:Google和Meta為全球龍頭企業之二
全球來看,國際主流AI框架由Google、Meta等科技巨頭主導。目前以Google、Meta、Amazon、Microsoft等代表的互聯網科技巨頭,憑借自身的數據、技術和資本等優勢,持續在AI框架生態領域發力,引領全球AI框架技術創新升級趨勢,并逐步形成了以Google-TensorFlow和Meta-PyTorch為代表的雙寡頭格局。從市場占有情況看,產業界以TensorFlow為主,學術界以PyTorch為主。
注:①查詢日期為2023年8月1日;②開源代碼提交的次數(Commits)表征開源項目活躍度;③代碼復刻、分叉(Fork),表征開源項目被引用情況;④點贊數(Star)表征開源項目關注度;⑤貢獻者(Contributors)表征開源項目貢獻者規模。
2、Google V.S. Meta AI框架技術布局對比
(1)專利申請量及PCT申請量對比:Google大幅領先于Meta
在AI框架專利申請量方面,Google的總專利申請量為203項,其中PCT專利申請為31項,均大幅領先于Meta。
從趨勢上看,自2017年開始,Google在AI框架領域專利申請量每年均比Meta多,但由于AI框架行業技術壁壘較高,Google和Meta的專利申請量總數偏低,呈波動下降趨勢。
(2)專利合作申請對比:Google合作申請較多
在專利合作申請方面,Google與其它人合作申請AI框架專利數量較多,目前Google合作申請的AI框架專利數量共有6項,Meta尚未擁有與其它人合作申請AI框架專利。
(3)專利申請地域對比:美國為兩者主要布局區域
目前,Meta和Google的AI框架專利申請區域主要集中在美國,兩者在美國申請的AI框架專利數量分別為78項和73項。另外,兩家公司在中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也有所布局。
(4)專利技術布局對比:G06N細分領域布局較多
目前,Google和Meta技術主要布局在G06N細分領域,兩家公司在該細分領域專利申請量分別達到112項、84項。與此同時,Google更重視G06T、G06F領域,而Meta則主要突破G06F和G06Q領域。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人工智能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