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主題公園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迪士尼(DIS);元成股份(603388);二特索道(002159);錦江酒店(600754);天且湖(603136);嶺南股份(002717);國旅聯合(600358);云南旅游(002059);益民集團(600824);棕櫚股份(002431);大連圣亞(600593);錦江在線(600650);華僑城A(000069);金馬游樂(300756);科新發展(600234);視覺由國(000681)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居民出游情況;中國居民旅游消費情況;主題公園細分類型投資額
行業概況
1、定義
根據《關于規范主題公園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規定,主題公園是以營利為目的興建的,占地、投資達到一定規模,實行封閉管理,具有一個或多個特定文化旅游主題,為游客有償提供休閑體驗、文化娛樂產品或服務的園區。主要包括以大型游樂設施為主體的游樂園,大型微縮景觀公園,以及提供情景模擬、環境體驗為主要內容的各類影視城、動漫城等園區。政府建設的各類公益性的城鎮公園、動植物園等不屬于主題公園。
主題公園必須具備特定主題,例如以動植物為主題。構成要素要具備游樂設施(有動力設備如過山車、探險島、乘騎設施、虛擬世界和無動力設備如組合滑梯、兒童樂園)、演繹項目、巡游類;二次消費如購物、餐飲、酒店、紀念品中心等,是整體而綜合的,以及鮮明的主題色彩,具有商業感召力的現代旅游目的地形態。
2、產業鏈剖析
我國主題公園行業高速發展,培育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有力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游消費需求,推進了全域旅游的進程。
主題公園產業鏈,強調主題旅游、休閑娛樂、文化會展、住宅、商業、酒店等諸多產業的良性互動。上游為旅游設備、IP供應方、地塊提供方和第三方服務等;中游是主題公園;下游是銷售渠道和各類消費群體。
目前主題公園各產業鏈均已成熟,從上游來看,游樂設施企業有金馬游樂、樂動時代等。IP提供方有任天堂、樂高、變形金剛、漫威等著名IP;中游的主題樂園有環球影城、歡樂谷、海昌公園、融創樂園等;下游渠道有各方票務公司以及消費群體。
主題公園行業發展歷程:中國主題公園行業進入智慧升級階段
初級階段(1989年-1997年):主題公園的初級階段,大多以自然景觀、微縮景區為主,如深圳的錦繡中華便是將各地具備文化意義的名勝古跡,用縮移模擬的手法,建造成微型的景觀放置在園中,并將其貫穿起來,這是國內第一個具備代表性的主題公園。
復制階段(1998年-2005年):主題公園的復制階段,多以都市娛樂、文化建設為主,具備可復制性,主要以地域文化、地方民族特色為主題,公園的主題立意、規模、數量以及質量上不斷創新、發展和進步。如1998年建成的武漢華僑城歡樂谷,以及2000年開園的常州中華恐龍園。
快速增長階段(2006年-2015年):主題公園的快速增長階段,高科技、動漫以及影視IP被應用到公園建筑中,數量和游客在快速擴張,規范性這一階段建成的主題公園有上百座。
綜合發展階段(2016年至今):主題公園的綜合發展階段,多元化IP、虛實及沉浸式體驗玩法被廣泛應用,主題公園的邊界也被拓寬。綜合娛樂互動、科普教育、影視IP等多元素為一體的特大型樂園不斷建成。2016年6月,上海迪士尼正式開園;2021年9月北京環球影城正式開園,全球的第五座環球影城主題樂園。是繼上海迪士尼之后中國第二座頂級國際主題公園,環球影城的開園不僅拉動了周邊區域的經濟和文旅產業的發展,更是給疫情后的旅游業帶來了強勁的收入復蘇。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支持主題公園朝多元化發展
主題公園行業主要受旅游業相關行業政策的直接影響。主題樂園的相關指導意見及規定的監管程度從嚴格審批到進一步放松,走向市場監管,鼓勵外商進入的過程。
行業發展現狀
1、中國居民出游情況有所恢復
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2005-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出游率增速大大提升,由0.84次/年提升至5.8次/年,農村居民人均出游率逐年上升,由0.61次/年提升至2.55次/年。2020年疫情阻止了城鄉居民出行,2021年疫情有所緩和,人們恢復出行,但局部疫情使得人們出行更為謹慎。2021年城鎮居民人均出游率在3.07次,農村居民出游率在1.51次。
2、中國居民旅游消費整體強勁
2009-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旅游消費由801.1元提升至1062.64元,而農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費由295.3元提升至634.66元。2020年新冠疫情阻礙了人們的出行,人均消費也跌入近10年低谷,2020年人均消費僅774.14元,而2021年人均每次旅游消費899.28元,同比增長16.2%。城鎮居民旅游人均1009.57元/次;農村居民旅游人均消費613.56元/次。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提高,旅游消費帶給城鄉居民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小,盡管疫情阻止人們出游,但一旦恢復正常出行,人們的文化和旅游消費依舊保持活力。
3、中國主題公園市場規模波動增長
根據公開數據資料顯示,2014-2019年我國主題公園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19年規模已達到469.97億元,同比增長23.7%。2020年受疫情影響降至289.03億元,2021年恢復至355億元。
4、中國主題公園客流量逐步恢復
2020年疫情給主題公園客流量帶來了嚴重的打擊。由于作為最大市場及客源地的中國一直執行著較為嚴格的防疫政策,中國整體市場恢復至2019年的50%~55%。其中2021年客流量最高的是上海迪士尼,達848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76%;其次是珠海橫琴長隆海洋旅游度假區,客流量達745萬人,恢復至2019年63%;恢復最高的是北京歡樂谷,2021年客流量493萬人。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廣東地區主題公園數量最多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發布的《旅游綠皮書:2021-2022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主題公園市場。我國主題公園的空間分布極不均勻,東、中、西部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東部11個省、市擁有的主題公園數量占到全國的58.08%,中部地區主題公園數量占全國的23.33%,西部地區只占到全國的18.75%。其中,東部地區當中廣東占比最高,幾乎主題公園數量超過9%。
2、企業競爭:上海迪士尼穩居第一
《2021年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前25個主題樂園游客數量超過1.4億人次,同比增長70%,相當于2019年56%的水平。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地區共有6個主題公園躋身前25名,其中包括上海迪士尼樂園,廣州長隆歡樂世界、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香港迪士尼樂園、北京歡樂谷。不過該報告也特別指出,由于疫情期間全球各地區的運營條件有所差異。根據客流量以及各機構統計的綜合關注度,2021年中國主題公園綜合競爭力排名如下: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主題公園行業朝輕資產模式運作發展
主題公園不斷發展有利文化產業以及大眾消費的升級轉型。在發展趨勢上有以下幾點:原創IP、輕資產模式運行、衍生產業、高精尖的科技等,同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也是重要的發展趨勢。其中,輕資產擴張有益于主題公園品牌價值以更豐富的途徑變現,快速推廣自主研發的產品和創意,將產業鏈和價值鏈做大,但也會增大資產保值的風險。同時,簡單地從市場層面進行擴張有可能會造成后期自我競爭的發生。
2、主題公園行業市場規模將穩步增長
未來默林娛樂、六旗娛樂、團聚公園集團等國際知名主題公園運營商將相繼進入中國市場,為中國主題公園市場帶來新鮮血液,激發與滿足更多潛在用戶需求。根據美國Research and market對中國主題公園的預測,未來5年預計將以7.2%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發展,2027年我國主題公園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00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主題公園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主題樂園行業的現狀趨勢、機遇挑戰、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主題樂園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主題樂園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