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基因治療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前景預測 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左右【組圖】
行業主要公司:諾誠健華(09969)、諾思蘭德(430047)、傳奇生物(LEGN)、藥明巨諾(02126)、科濟生物(02171)等
本文核心數據:發展現狀、發展趨勢、發展背景
1、定義:改變細胞原有基因表達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基因治療,也稱為細胞和基因治療(Cell and GeneTherapy,不包括未經基因修飾的干細胞等廣義的細胞療法),是一種利用基因治療載體將外源的治療性基因轉導至細胞,再通過外源基因的轉錄和翻譯,改變細胞原有基因表達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其作用方式一般包括:①用正常基因替代致病基因;②使致病基因失活;③導入新的或經過改造的基因。
2、發展現狀
——發展歷程:逐步向體系化、規范化發展
中國基因治療行業起步晚于美國,監管體系的建立相對滯后,但行業監管歷史與美國相似,均歷經了一段時間的探索期。隨著行業成熟度的提高,行業監管逐步向體系化、規范化發展。
——行業格局:主要專注于CAR-T、TCR-T等免疫細胞產品
我國基因治療新藥公司主要專注于CAR-T、TCR-T等免疫細胞產品,以及基因修飾溶瘤病毒產品的研發,治療領域為血液瘤、淋巴系統腫瘤、實體瘤等。
——市場規模:2021年約為2.7億元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基因治療市場規模僅約為0.15億元,但隨著基因治療近年來臨床試驗的大量開展、基因治療產品的陸續預期獲批上市、相關利好產業政策的支持,2021年我國基因治療市場規模快速上升至2.7億元左右。
3、發展前景: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左右
在2019年,國家發改委提出面向產業發展基礎良好、競爭力較強的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優勢區域,推動細胞產業等重點生物醫藥領域集聚發展;2020年,上海市政府發布《關于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特色化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重點建設以張江生物醫藥創新引領核心區為軸心的“1+5+X”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2021年,上海市政府發布《關于促進本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支持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等高端生物制藥,推廣合同研發生產組織等新模式,鼓勵通過合同生產組織(CMO)或合同研發生產組織(CDMO)方式,委托開展研發生產活動。
在監管規范和政策支持下,國內基因治療行業有望實現“彎道超車”,提升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和前沿領域影響力。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2025年我國基因治療市場規模將達到179億元左右;假設在2025-2027年之間,我國基因治療CAGR增速與全球保持一致,我國基因治療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左右。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基因治療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基因檢測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基因檢測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基因檢測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