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十四五”期間中國和31省市自治區對應急產業相關布局(全)
2020年疫情期間,我國應急體系暴露出諸多問題,因此在“十四五”期間,國家對應急體系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各省市自治區在“十四五”規劃中也提到了各省應急體系建設規劃,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為應急產業發展帶來較大利好。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聚光科技(300203)、先河環保(300137)、海康威視(002415)、大華技術(002236)、烽火通信(600498)、威海廣泰(002111)、同方股份(600100)、威創股份(002308)等。
本文核心觀點:“十四五”規劃政策支持有望為應急產業帶來利好。
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務院辦公廳的應急管理職責,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職責,民政部的救災職責,國土資源部的地質災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災害防治、農業部的草原防火、國家林業局的森林防火相關職責,中國地震局的震災應急救援職責以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國家減災委員會、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的職責整合,組建應急管理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2020年,受到疫情沖擊,我國應急體系面臨巨大挑戰,暴露出諸多問題,完善的應急體系構建受到國家重視。統計來看,2020年“十四五”規劃中,“應急”兩個字出現了40次,“安全”兩個字出現了192次,縱向對比“十三五”規劃來看,“應急”兩個字在其中只出現了1次,“安全”僅出現了2次。
橫向對比“十四五”相關熱點來看,“基礎設施”出現了61次,“工程”出現了103次,由此可見,“十四五”規劃期間,應急產業發展有較大概率成為國家發展的重點領域。因此,全面了解各省市對于應急體系的政策規劃有重大意義。
1、疫情期間我國應急體系暴露問題
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應急管理體系造成了較大沖擊,同時也暴露出我國現行應急體系的一系列弊端和漏洞。
我國現行應急管理體系以突發事件應對為導向,資源分散且偏重于末梢管理,“碎片化”現象嚴重,公民、社會有效參與欠缺。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國家的強制干預權與免于國家強制干預的自由權始終處于緊張狀態,一些地區和單位反應遲緩、防控措施失當、信息不透明,以及由此衍生的應急措施情緒化和非理性,個別地方甚至出現防疫物資“截胡”等荒唐現象,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家治理的理性與現行公共安全治理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
疫情防控折射出的緊張關系以及所暴露出的治理短板,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是制度供給不足。基于以上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國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了系統化的應急體系建設要求。
在“十四五”應急體系規劃調研座談會上,國家已經將《“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納入《“十四五”國家級重點專項規劃目錄清單》中,旨在從國家層面強化“十四五”應急管理工作的頂層設計,推動應急管理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納入政府投資重點領域打下了堅實基礎。
2021年5月7日下午,應急管理部規劃財務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李揚在首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主旨高峰論壇上透露稱,“十四五”應急管理規劃正在加快編制進度,“我們預計爭取在6月份作為第一批上報國務院的重點專項規劃”。預計“十四五”規劃階段,或將為應急產業帶來重大利好。
2、2018以來國家在應急產業領域政策布局
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成立了應急管理部,之后由應急管理部出臺一系列應急管理相關政策,為我國應急產業發展提供穩定有序的政治發展環境。
3、應急產業發展相關規劃匯總
應急產業作為一個民生行業,主要的功能是在應對自然災害、事故、公共安全危險等問題時為政府減少財政成本。自2017年開始,我國就出臺了相關應急產業培育和發展計劃,“十三五”規劃期間提出了建設突發事件應急體系的規劃,2020年“十四五”規劃出臺后應急體系和安全生產相關規劃受到了國家重視,
4、各省市自治區對應急體系建設的政策和規劃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的大政方針引導下,各省市均將省內應急體系建設列為“十四五”規劃重點發展行業之一,以下是全國31各省市自治區對應急產業出臺的相關規劃和政策: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應急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應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應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應急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