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硅碳負極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鋰電池需求增加提升應用潛力
硅碳負極材料的原材料為石墨、石墨烯等碳材料,單質硅、納米硅粒等硅材料。若硅碳負極材料實現大規模量產,對原材料需求將會增加。此外,鋰離子電池作為硅碳負極材料的終端應用領域,其需求增加將提升硅碳負極材料的應用潛力。
硅碳負極材料尚未大規模量產,預計未來對原材料需求增加
硅碳負極材料的上游為石墨、石墨烯等碳材料,單質硅、納米硅粒等硅材料。其中,石墨可進一步分為人造石墨與天然石墨。
2019-2021年,國內動力電池產業的快速發展使人造石墨價格較為平穩,數據顯示,2021年4月低端、中端、高端是人造石墨分別報價:29500元/噸、48500元/噸、67500元/噸。
2019-2021年,天然石墨價格呈下降趨勢。數據顯示, 2021年4月低端、中端、高端是天然石墨分別報價:24000元/噸、36000元/噸、55500元/噸。
目前,我國石墨烯產業市場競爭也主要集中在石墨烯規模化制備技術以及與下游商業化應用對接兩方面。國內大型石墨烯企業(年產石墨烯粉體50噸以上)已經初步掌握了國際相對主流的石墨烯制備方法。此外,少數企業已經具備了規模化生產的優勢,產能擴建也在進行之中。
2019-2020年7月,金屬硅價格呈現波動下降的態勢,2020年7月起金屬硅價格上升,2021年4月金屬硅報價為14300元/噸。
綜上所述,原材料市場中碳材料處于下降通道,硅材料價格處于上升通道。整體來看,目前硅碳負極材料還未大規模量產,對原材料的需求相對較少,在未來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生產成本的降低,硅碳負極材料需求將不斷放量,屆時硅碳負極材料對原材料的需求將會加大。
鋰離子電池需求增加,提升硅碳負極材料應用潛力
硅碳負極材料的終端應用包括動力電池、消費電池及儲能電池市場。
動力電池方面,隨著全球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發展低碳環保的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廣泛共識,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取代消費電子時候成為鋰電池硅碳負極材料行業的第一大終端市場。
消費電池方面,傳統3C類產品在經歷過發展的黃金期后,智能手機增速放緩,但主流終端手機對內置電池和軟包聚合物電池的應用促使對高性能負極材料的需求增加,同時,2018年出現的VR眼鏡、無人機、可穿戴設備等新興產業增加了對消費鋰電池的需求,作為鋰電池材料主要研發趨勢的硅碳負極材料需求也將呈上升的趨勢。
儲能電池方面,儲能市場處于快速增長時期,后續的使用量將不斷加大。隨著鋰電池成本的不斷降低,目前最具開發潛力的主要是風光電場、商業化削峰填谷電力項目、傳統電廠和微電網等下游市場,下游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使得儲能的商業化應用更加迫切。
硅碳負極材料具有極高的比容量,被認為是最有潛力的新一代超高容量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因此,鋰離子電池需求增加將提升硅碳負極材料的應用潛力。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硅碳負極材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利用前瞻資訊長期對硅碳負極材料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采用與國際同步的科學分析模型,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同時,佐之以...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