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發動機:終將敢與歐美試比高
航空發動機作為飛機的心臟,被譽為“工業之花”,它直接影響飛機的性能、可靠性及經濟性,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和國防實力的重要體現。目前,世界上能夠獨立研制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只有美、英、法、俄、中等少數幾個國家,技術門檻很高。
航空發動機行業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高壁壘的特性。研發普通單臺發動機的投入在10-30億美元,時間周期10-15年。從60年代開始,全球主要制造商和供應商不超過25家,全球航空發動機制造主要集中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公司,美國的通用和普惠、法國的斯奈馬克和英國的羅羅是目前全球最大四家航空發動機巨頭。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航空發動機市場規模約750億美元。其中中國航空發動機市場產值僅為200億元人民幣(約合30.76億美元)。
而據相關統計數據,美國通用、美國普惠、法國斯奈馬克及英國的RR這四家航空發動機制造廠商占據全球84%的市場份額,美國通用公司處于市場絕對老大地位,占有40%市場份額,其次是英國羅•羅公司,占據22%市場份額,法國斯奈馬克公司和美國普惠公司分別以13%和9%的市場份額分列三四位。
在世界航空發動機市場格局中,雖然中國的飛機發動機制造水平和市場份額均遠遠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但近年來我國航空工業快速發展,各種先進戰斗機不斷研制出來,如殲20隱形戰斗機成功試飛。但同時必須看到,我國航空發動機制造落后嚴重制約著各種新戰機裝備,長期依賴于國外航空發動機對中國的國家戰略安全形成巨大的威脅,航空發動機目前成為中國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之一。
此外,相比歐美發達國家,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預研上規劃和投入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歐美發達國家長期以來始終高度重視航空發動機技術的研究和發展,投入大量資金,通過連續不斷地實施先進航空發動機技術的研究與驗證計劃,為其占據當今世界航空發動機領域的領先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航發動機公司的航空產業營收約200億元,僅是國內年均千億航空發動機市場需求的1/5,未來仍有廣闊成長空間。從市場結構來看,中國目前生產的幾乎全部是戰斗機發動機,干支線運輸機,而相關的民用發動機市場空間廣闊,且尚未涉及。
前瞻產業研究院航空發動機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預計未來10年,我國軍民用航空發動機市場規模超過年均市場規模超過1100億人民幣,其中800多億為民用市場、300多億為軍用市場。
近期,由兩院院士師昌緒牽頭、組織兩院院士提出的“我國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工程咨詢研究報告”塵埃落定,航空發動機也將被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央已明確指示同意列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下決心把航空發動機搞上去,這對加快我國軍民用航空發動機發展,解決長期制約航空工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