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普及值得期待
汽車曾被譽為“改變世界的機器”,它在給我們帶來快捷交通方式的同時,也制造了能源安全、環境污染和全球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問題。而當前,節能減排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發展新能源汽車也成為全球汽車工業的戰略走向。
日前經國務院通過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讓看重中國市場的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廠商都為之振奮。
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員陳超鵬認為,《規劃》的推出為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描繪了清晰的戰略路線圖,使相關政策更加明朗,打消了汽車生產企業的顧慮,既統一了行業思想,又為產業的下一步整裝上陣打開了機遇之門。
發展新能源汽車正當時
我國新能源汽車經過近十年的研究開發和示范運行,初步具備產業化發展基礎,電池、電視、電子控制盒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已經取得顯著成效,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開始小規模投放市場。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首發的新能源車型達到創紀錄的88臺,而這些車型的性能更加務實,更加貼近市場和消費者。不論是跨國企業,還是自主品牌,其展出上的新能源展車,或將有望快步進入我們的生活。
我國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十一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將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將減少10%。因此,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各汽車廠商的共識。
根據《規劃》,我國今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將以純電驅動為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以快速降低汽車燃料消耗為目標,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提升我國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長期以來,因為路線、指標等缺乏統一和集中規劃,相關汽車企業根據自身的理解及技術優勢進行研發與生產,造成國內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上一直存在爭議。《規劃》最終確定了以純電動汽車為主要戰略,宣告此前業界一直存在分歧的技術路線問題已告一段落。
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員陳超鵬認為,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已被擺上同樣重要的位置,有利于汽車工業的全面發展。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兩種車型可以最有效地逐漸消除人們對石油的依賴。
另一方面,混合動力的技術對于傳統汽車的技術升級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當電池技術尚不成熟并需要大力發展時,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比較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2020年產銷500萬輛
根據《規劃》,未來中長期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目標,爭取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超過500萬輛。
這個目標的制定是根據25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以及6座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城市提交的規劃,由專家推算出來的數字。
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汽車行業研究員陳超鵬認為,要達到這個目標,似乎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從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我國的發展現狀來和政府的支持力度來看,要達到這個目標,也是不無可能的。
首先,近年來,國家密集出臺一批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有力地促進了新能源行業的發展。相比國外政府政策,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促進政策更加全面、力度更大。同時,地方政府也響應國家號召紛紛出臺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如北京計劃在未來幾年購買1000輛新能源車;上海將在今后兩年投入60億元用于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研發和制造。相信政府的大力支持,會成為國內外汽車行業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研發的助力器。
其次,中國在電動汽車發展方面擁有較好的社會基礎。中國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保有量超過5000萬輛,這類輕型電動車的發展帶動了國內動力電池、電機產業的發展。目前,中國有大量成熟的生產車用動力電池及電機的企業,如比亞迪、比克、雷天能源及湘潭電機等。在車用驅動電機方面,中國是工業電機生產大國,有較強的技術基礎。電機產業規模居全球首位,
中小型電機約有300個系列,1500個品種,產品量大面廣,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國防、公共設施、家用電器等各個領域,其耗用的電能占全國發電量的60%以上。中國在純電動汽車技術上與國外的差距相對較小。純電動汽車可以繞過傳統的發動機技術,避開我們的弱項。
最后,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將為中國汽車工業提供強大的發展動力。中國汽車人均保有量和整體銷量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汽車市場整體需求的較快增長將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高廣闊空間
不過,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員陳超鵬也提出,新能源汽車要有所發展,必須要有所突破。目前阻礙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障礙還有很多。主要是:新能源汽車價格過高(主要是電池成本高),使得市場容量難以擴大;產業標準不完善,給配套設施建設帶來困難;商業運營模式尚待確定,不利于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產業化生產和推廣等等。如果沒有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將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
在傳統汽車領域,我國落后世界領先水平幾十年,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家處于同一起跑線上,而我國坐擁成本和市場優勢,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相信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潛力也有能力抓住發展機遇,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取得領先地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