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化學纖維市場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產量有望突破6000萬噸【組圖】
產量逐年增長
化學纖維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過制備紡絲原液、紡絲和后處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一般來講,化學纖維可以分為人造纖維和合成纖維。其中人造纖維為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纖維素)為原料制成的化學纖維,如粘膠纖維、醋酯纖維等;合成纖維則是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制成的化學纖維,如聚酯纖維、聚酰胺纖維、聚丙烯腈纖維等。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披露,2014-2019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逐年增長。2019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實現5953萬噸,較2018年增長18.79%;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我國化學纖維產量增速有所放緩,僅實現2811萬噸,較2019年同期增長0.24%。2020年產量有望突破6000萬噸。
受疫情影響明顯
雖然我國化學纖維產量有所復蘇,在2020年上半年結束之前恢復了增長,但截至2020年上半年,化學纖維產業工業增加值的同比增長率仍然處于負值;化學纖維產業的產能利用率也首次跌倒了80%以下,可見,2020年年初的疫情還是對化學纖維工業產生一定程度的消極影響。好在這些指標正在逐漸回暖,未來,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有效控制,我國的化學纖維工業仍將恢復較好的增長。
產地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區
從區域格局來看,我國化學纖維的產地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一帶。2019年,浙江省化學纖維產量就占到了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的47.4%;其次為江蘇省,占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的25.7%;浙江、江蘇、福建三省的化學纖維產量合計達到了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的85%以上,可見我國化學纖維生產的區域集中度之高。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纖維素纖維原料及纖維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纖維素纖維原料及纖維制造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纖維素纖維原料及纖維制造行業發展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