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海洋能利用發展現狀分析 技術研究不斷推進
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過各種物理過程接收、儲存和散發能量,這些能量以潮汐能、波浪能、溫差能、鹽差能、海流能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海洋能的利用是指利用一定的方法、設備把各種海洋能轉換成電能或其他可利用形式的能。由于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環境等優點,因此是一種亟待開發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能源。
海洋能的能量形式主要包括:
海洋能資源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環境等優點,是一項亟待開發利用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能源。
全球海洋能利用領域主要是發電
目前海洋能利用方式主要是用于發電,其中,包括溫差發電、潮汐發電、波力發電。
溫差發電,以非共沸介質(氟里昂-22與氟里昂-12的混合體)為媒質,輸出功率是以前的1.1~1.2倍。一座75千瓦試驗工廠的試運行證明,由于熱交換器采用平板裝置,所需抽水量很小,傳動功率的消耗很少,其他配件費用也低,再加上用計算機控制,凈電輸出功率可達額定功率的70%。
潮汐發電,潮汐發電就是利用潮汐能的一種重要方式。據初步估計,全世界潮汐能約有10億多千瓦,每年可發電2~3萬億千瓦時。我國的海岸線長度達18000千米,據1958年普查結果估計,至少有2800萬千瓦潮汐電力資源,年發電量最低不下700億千瓦時。
波浪發電,海浪有驚人的力量,5米高的海浪,每平方米壓力就有10噸。大浪能把13噸重的巖石拋至20米高處,能翻轉1700噸重的巖石,甚至能把上萬噸的巨輪推上岸去。據科學家推算,地球上波浪蘊藏的電能高達90萬億度。大型波浪發電機組也已問世。我國在也對波浪發電進行研究和試驗,并制成了供航標燈使用的發電裝置。將來的世界,每一個海洋里都會有屬于我們中國的波能發電廠。波能將會為我國的電業作出很大貢獻。
潮汐發電,潮汐發電就是利用潮汐能的一種重要方式。據世界動力會議估計,到2020年,全世界潮汐發電量將達到1000-3000億千瓦。
技術研發不斷推進,技術、成本等難關亟待解決
從目前海洋能利用技術現狀看,研發在不斷地取得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海洋能發電的成本問題、潛在的生態系統破壞風險、技術問題和難關仍然很多。
全球海洋發電裝機容量為532MW
發電在可再生能源發電中所占比例最小,大多數海洋發電項目側重于規模相對較小的示范項目和不到1MW的試點項目。2018年,全球新增的海洋發電裝機容量約2MW,總裝機容量約532MW。兩次潮汐攔蓄作用占總數的90%以上,發展活動遍布世界各地,但主要集中在歐洲,特別是蘇格蘭海岸,2018年在那里部署了大量的潮汐渦輪機。海洋能源的資源潛力空間很大,但盡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努力,它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大規模的開發利用。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新能源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新能源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