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三方支付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第三方支付與銀行卡收單相輔相成【組圖】
第三方支付在銀行卡收單市場中地位提升
銀行卡收單業務是指收單機構通過各類POS機終端受理銀行卡刷卡消費等支付類交易資金的業務。收單業務的主要參與機構包括發卡機構、收單機構和轉接清算機構。
傳統模式中銀行卡收單一般在線下完成。由于網絡支付的興起,銀行卡收單的內涵已從線下擴展到線上基于無卡形式的收單,第三方支付機構在銀行卡收單市場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2010年,監管層正式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放收單業務,并實行牌照監管(銀行卡收單業務許可或網絡支付業務許可),改善了行業混亂局面。至此,第三方支付機構成為銀行卡收單市場中的主要參與者。
截止2019年5月底,238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獲得的支付牌照中有62家獲得銀行卡收單資質。其中廣東省、上海市和北京市獲得牌照的企業數量最多,占比超過77%。
監管層放開后,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行卡收單交易規模迅速增長,2013-2015年間增長率均超過100%。2016年,面向C端用戶的支付工具發展沖擊了銀行卡收單業務規模,發展速度有所減緩。2017年,銀行卡收單交易規模達到70.4萬億元。根據統計模型、企業和專家訪談預計2018年銀行卡收單規模為86.5萬億元。預計2018-2021年這一市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5%。
第三方支付在銀行卡收單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銀行卡收單市場中,第三方支付機構及銀行是主要的參與者。相比于銀行來說,第三方支付機構由于合作商戶拓展服務商、市場調節收費、對接銀聯/網聯獲取支付渠道、重視增值服務開發等,在獲客渠道、費率、產品支付渠道、增值服務上均有一定的優勢。
第三方支付在銀行卡收單市場中的盈利模式
進行收單業務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大多主要面向B端提供代收服務收取手續費,費率按照市場價格自行協商、調整。而主要服務于C端用戶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如支付寶、財付通)一定程度上承擔了發卡行的角色,可由清算機構整合其支付接口,對接給收單機構。該類機構并不直接為商戶收單,但在交易中也分得一部分手續費。除手續費外,收單機構在向特約商戶提供收款服務中還涉及到收款機具、SaaS的銷售,并按照具體情況收取費用。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的運行環境;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發展現狀及競爭情況;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細分市場;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的應用領域投資潛力;中國...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