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5:《2025年中國水泥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海螺水泥(600585.SH);華新水泥(600801.SH);金隅集團(601992.SH);冀東水泥(000401.SZ);塔牌集團(002233.SZ)等
本文核心數據:水泥行業規模;中國水泥產量;水泥表觀消費量;下游應用結構
行業概況
1、 定義
水泥是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加水攪拌后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
2、 產業鏈剖析:中游是水泥行業的核心制備環節,但很大程度依賴下游領域需求
水泥產業鏈涵蓋上游原材料供應、中游水泥生產制造、下游水泥制品應用三個階段,這也是水泥產業的上、中、下游三個環節。上游主要是石灰石、粘土等原材料的開采與供應;中游是水泥的生產制造過程,包括熟料生產和水泥粉磨;下游則是水泥制品在建筑、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其中,產業中游是水泥制造的核心環節,主要通過原材料加工為生料到熟料再到水泥的過程。
我國水泥制造業中參與企業十分廣泛。上游主要是水泥原材料供應商,其中石灰石上市的企業包括四川金頂、三友化工和祁連山等,黏土質上市的企業包括漳州發展、君正集團和淮北礦業等;中游主要是水泥生產商,上市的企業包括中國建材、海螺水泥、華新水泥等;下游主要是水泥在房地產與基建領域的應用。
3、 行業發展歷程:發展階段與國家經濟發展、政策調整以及市場需求的變化緊密相關
從我國水泥制造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水泥行業經歷了多個階段的演變,每個階段都與國家經濟發展、政策調整以及市場需求的變化緊密相關。以下是對我國水泥制造行業的六個主要發展階段的詳細分析,反映了行業如何逐步從起步階段邁向現代化、從低端產能向綠色發展轉型:
4、 行業政策背景:不斷完善產品質量標準
在我國水泥產能過剩、戰略減排的背景下,近年來,我國水泥制造行業政策頻出,通過嚴禁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推行錯峰生產、推進聯合重組和嚴肅減量置換,壓減了一部分過剩產能,促進了行業的有序發展。
行業發展現狀
1、水泥行業規模波動下滑
數據顯示,2015-2021年,我國水泥行業的營收規模總體增長。2019年,全國水泥行業首次突破萬億營收,實現營業收入1.01萬億元,同比增長12.5%;2020年受疫情因素的影響全國規模以上水泥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960億元,同比下降2.2%;2021年水泥行業營業收入10754億元,同比增長7.3%,為近年來峰值;2022年,因疫情反復,水泥行業營業收入大幅下滑17.4%至8885.1億元。
通過同花順查詢申萬三級行業-水泥制造板塊的14家上市龍頭企業,2015年營收增速為負,2016-2021年營收始終保持正向增長,增勢與全國規模以上水泥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速高度趨同。該14家水泥制造上市企業2023年營收同比下降3.5%,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6.6%。據此增速估算,2024年中國水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規模為7151.2億元。
注:1)2015-2022年統計口徑不一,往年數據不可比,營收增速以當年公布為準;2)截至2025年2月14日,2023-2024年數據未披露,*為前瞻初步核算結果,屆時以官方發布為準。
2、近年來水泥產量波動下滑
2012-2021年,中國水泥產量隨下游房地產和基建行業周期反復波動,。2022年起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產量下滑至21.18億噸,同比增速-10.8%;2023年進一步跌至20.23億噸。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水泥產量延續收縮態勢,水泥產量跌破20億噸至18.25億噸,產量出現連續四年下滑,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階段。
注:由于歷年統計口徑不一,往年數據不可比,產量增速以當年公布為準。
3、國內水泥表觀銷量連續三年下降
在水泥需求方面,國家統計局結合進出口數據顯示,2015-2021年,全國水泥表觀需求量總體呈波動趨勢。2022年,受疫情反復沖擊影響,全國水泥表觀需求量21.27億噸,同比下跌11.1%。2023-2024年,下游房地產市場依舊疲軟,同時基建投資增速出現放緩,水泥需求進一步滑落,2024年表觀消費量為18.2億噸,同比下降9.9%,為近十年最低點。
注:水泥表觀需求量=水泥產量+水泥進口-水泥出口
4、下游應用結構為基礎設施建設為主
據百年建筑網的統計調研數據,我國水泥制造業下游主要為房地產、基建和市政領域。其中地產包括商品房、保障房和廠房等,由于近年來房地產市場萎縮,占水泥需求比重為22%;基建包括鐵路、公路、機場和水利,以及管道、設備安裝工程,該領域的水泥下游需求占比最高,達63%;民用包括自建住房、裝修等,占水泥需求比重達15%。
注:此處為2023年百年建筑網全國250家水泥出庫量數據中的水泥流向占比數據。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中部河北、河南、湖北省區域水泥企業集聚明顯
通過企查貓,檢索水泥行業(行業名稱:水泥制造;國標代碼:C3011)、登記狀態為“存續/在業”的企業,截至2025年3月15日,中國相關企業有12534家,從我國水泥產業鏈企業區域省份分布來看,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湖北等中部省份,其水泥制造相關企業數量分別為1101、1076和786家,其次是在山東、廣東和等沿海地區,都有700家規模及以上的水泥相關企業。
2、企業競爭:水泥細分行業較多,整體集中度較低
在水泥總產能競爭方面,根據2024年12月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基于全球視角發布全球水泥產能TOP100排行榜名單(2024),排名顯示,中國建材(CNBM)位居我國水泥制造企業產能排名的首位,也是全球水泥制造企業產能排名首位,年產能達5.18億噸;其次是海螺水泥(Anhui Conch),年產能達3.95億噸。
注:本次榜單根據水泥企業2023年底的水泥產能規模進行排序。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發展前景:下游需求減弱致使行業規模萎縮
由于水泥制造行業與國內房地產市場和固定資產投資具有較強的相關性,而當前國內房地產市場萎靡,基礎設施建設類投資增速近年來也有所放緩,因此未來國內水泥市場規模面臨著縮小的境況。前瞻對水泥制造行業增速預測分為樂觀(增速2%)、中觀(增速-0.5%)和悲觀(增速-1.5%)三種情形,分別對應下游房地產及基建回暖、水泥消費需求維持疲軟現狀、下游需求市場再度下行三種情形。根據預測,在中觀情形下,2030年中國水泥制造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將降至6939億元。
2、發展趨勢:產能置換和智能化建設是行業未來發展的顯著特征
中國水泥制造行業在產能置換、智能化及綠色礦山建設等方面呈現出明顯特征。在產能置換方面,現行政策營造了公平競爭環境,遏制了違規新增,引導資源合理流動,促進技術進步與布局優化,后續政策還將不斷完善;智能化建設成為行業熱點,隨著相關規劃的推進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智能化將助力水泥行業補齊多方面短板,推動高質量發展;綠色礦山建設不斷推進,從國家級標準發布到各地加大建設力度,已取得顯著成果,未來有望實現新突破。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水泥行業市場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以產量、銷量、消費、進出口等為切入點全面分析了水泥市場,并涵蓋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水泥未來發展的影響。全球與中國市場主要企業產品特點、產品規格、不同規格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