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級礦山公園市場建設情況及發展趨勢 未來將向西部和貧困地區傾斜【組圖】
近年來,隨著1)我國礦產開發速度較快,廢棄礦山不斷增多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2)我國不斷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修復;3)旅游業蓬勃發展,全國進入大眾旅游時代。國家加快了礦山公園的開發,分別于2005、2010、2012、2017年先后批準了四批88家國家級礦山公園建設。從國家級礦山公園類型分布來看主要分布在煤炭、非金屬類和金礦類,地域上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但隨著國家礦山公園的不斷發展,其建設規劃有望向西部及貧困地區傾斜。
國家積極推動國家級礦山公園建設 截至目前數量達88家
中國國家礦山公園,是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后,國家鼓勵開發的以展示礦產地質遺跡和礦業生產過程中探、采、選、冶、加工等活動的遺跡、遺址和史跡等礦業遺跡景觀為主體,體現礦業發展歷史內涵,具備研究價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們游覽觀賞、科學考察的特定的空間地域。
建立國家礦山公園的目的包括三方面:一是保護礦業遺跡,使不可再生的重要礦業遺跡資源得到永續利用;二是促進弘揚礦業文化,通過礦業遺跡,充分展示我國社會文明史的客觀軌跡和燦爛文化,同時可以將礦山生產建設中發生的礦山事故、造成的地質災害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為生動的教材,對游客和后代進行生態環境教育;三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礦山公園作為一種旅游資源,是資源枯竭城市轉向旅游城市的重要舉措,可以促進當地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1)我國礦產開發速度較快,廢棄礦山不斷增多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2)我國不斷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修復;3)旅游業蓬勃發展,全國進入大眾旅游時代。國家加快了礦山公園的開發,自2005年9月發布首批28家國家級礦山公園后,國土資源部又分別于2010年4月批準了33家、2012年12月批準了11家、2017年12月批準了16家國家級礦山公園。截至目前,四批共有88家國家級礦山公園獲批。
建設面積規模方面,根據《2017年中國國土資源統計年鑒》(2018年年鑒尚未發布,故國家級礦山公園統計不包括最新批準的16家)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取得資格的礦山公園規劃面積為42.71萬公頃(71家國家級礦山公園和5家省級礦山公園),較2015年減少1.15公頃,主要原因2016年取消了山東威海金洲金礦國家礦山公園減少資格。
國家級礦山公園主要分布在煤炭和非金屬礦礦領域 分別達到22家和21家
從全國88家國家級礦山公園類型分布來看,目前國家級礦山公園主要以煤炭類、非金屬類和金礦類為主,數量分別為22家,非金屬礦類21家,金礦類14家,類型分布較為集中。其余31家分別為其他金屬礦類13家、銅礦類7家,鐵礦類6家,石油類5家。
造成國際級礦山公園類型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煤炭類、非金屬類和金礦類礦山公園開展工業遺跡旅游較早,有較為成熟的礦山環境治理和旅游開發經驗,同時由于這些類型的礦山在開采時候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程度較大,政府對其治理也較為重視。為了有效解決各類礦山生態保護修復的問題,并給游客帶來不同的游覽體驗,獲取更多的科普知識,我國國家礦山公園的類型還亟需豐富。
國家級礦山公園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 未來將向西部和貧困地區傾斜
從全國88家國家級礦山公園省市分布來看,國家級礦山公園主要分布在礦產資源豐富和礦業開發歷史悠久的地區,空間聚集度高。其中廣東以7家位居第一;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湖北省、江西省以6家位列第二。此外5家的有湖南和浙江,其余地區則均在5家以下。
從全國88家國家級礦山公園區域分布來看,受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及擬建地政府部門和礦業企業的認知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礦山公園集中在東部和中部省份,西部省份較少,國家公園整體分布不均衡。具體表現為:東部7省三市聚集了30家國家級礦山公園;中部六省有25家;西部11省1市卻只有22家。此外東北部三省有11家。
盡管目前國家級礦山公園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但在第四批國家礦山公園的申報中國,國家強調了西部地區和貧困地區的礦山公園建設工作,對其進行了一定的扶持和優惠政策。國家開始注重礦山公園的統一規劃布局,側重對西部和貧困地區的國家礦山公園的建設以及新類型礦山公園的申報。因此,未來西部地區和貧困地區礦山公園少的現狀有望改變。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礦山生態修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根據礦山生態修復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礦山生態修復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審慎分析與預測。是當地政府、礦山研究院、礦山開采企業、礦山生態修復施工...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