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19:《中國文化地產產業全景圖譜》(附現狀、競爭格局、發展前景等)
“文化+地產”共助文化地產快速發展
文化地產是一個復合地產概念,它是以文化產業為內容,房地產為載體的地產形態。在文化地產的界定上,文化地產應該是參與文化產業鏈的房地產,在服務于文化產業的同時受益于文化產業的發展。從廣義上講,文化地產應當包括商業地產、住宅、宗教地產、博物館、旅游地產、教育地產等一系列具有鮮明文化特色和文化主題的地產形態。
2009年,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出臺,標志著文化產業已經上升到國家的戰略性產業; 2016年1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美麗小鎮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友獲利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引領帶動全國小城鎮建設,不斷提高建設水平和發展質量。
文化地產是以文化軟實力為核心競爭力的房地產開發模式,是用文化引領規劃、建筑設計、園林景觀、營銷體系、物業服務……的系統工程。房地產傳統開發模式是以“建筑”為核心,文化和概念僅作為營銷手段;而文化地產是以“文化和生活方式、居住理想”為核心,用文化提升固化建筑價值。
不同于傳統商業地產,文化地產作為地產行業一個非常特殊的細分領域,其多具備開發企業資質審核嚴格、文化地產具有項目成本優勢、行業處于發展上升期等特點。
我國文化產業化大發展通過多種方式促進了對各類文化地產項目的需求。而我國文化產業現階段依然處于發展初期,是具有巨大潛力的朝陽產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由此可推斷,目前我國文化地產行業依然處于發展初期,文化產業未來快速的發展將為文化地產帶來巨大需求,使得文化地產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根據不同文化地產項目類型,對我國主要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產項目歸納如下表所示:
文化產業園區發展勢頭強勁
文化產業園區作為經濟發展轉型、產業規模化和細分領域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載體,在促進產業集聚產生規模效益的同時,對國家和城市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都起到重要作用。在文化產業穩步提升的態勢下,2017年中國文化產業園區發展勢頭強勁。截止2017年底全國共有文化產業園區近3000家,其中,文化部、工信部、旅游局、科技部、中宣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其他國家部委認定的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共140家;國省級(含直轄市)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接近500家。
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首都文化創意產業區;以上海為龍頭,包括杭州、蘇州、南京的長三角文化創意產業區;以廣州、深圳為代表的珠三角文化創意產業區;以昆明、麗江和三亞為代表的滇海文化創意產業區;以重慶、成都、西安為代表川陜文化創意產業區;以武漢、長沙為代表中部文化創意產業區。
在文化創意地產興起的短短幾年里,已經形成了若干不同類型的開發模式。將之概括為博物館模式、公共游憩空間模式、商旅文聯合開發模式和開辟創意新區模式。
文旅地產區域發展不均衡,自然資源依賴程度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長,消費持續升級,促進了我國旅游市場的快速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2017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呈現逐年增長趨勢,2017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達到4.57億人次,旅游收入約為50萬億元。
近幾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與巨大的消費市場推動下,文旅地產得到快速發展。“文旅地產”是指將文旅項目開發運營與房地產開發相結合,并從項目的整體運營中獲取收益。從整體上來看,我國文旅地產區域發展不均衡性明顯,主要分布于海南、環渤海、長三角、西南、兩廣和閩東南地區,其中海南地區項目數量最多。而且我國文旅地產對自然資源依賴度高,核心賣點仍主要依托山地、湖濱和濱海等自然資源,三者分別占全國文旅地產總數量的13%、29%、24%,合計達66%。
龍頭房企紛紛布局文旅地產,萬科試圖做文旅地產新跨界產品
文化地產已經越來越得到開發商和消費者的認同,成為一種地產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地產的進一步成熟,開發商越來越多地將生活的理念注入到地產,地產也就擁有了自己的文化。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與巨大的消費市場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房企聯手文化企業進軍文旅地產,目前已有超過1/3的百強房企進入到文旅地產,如碧桂園、恒大、融創中國、龍湖集團、綠地集團等紛紛進軍文旅地產領域。從投資金額來看,投資金額合計超過萬億元,其中恒大以超過8000億的投資總額遙遙領先其他企業。
從目前情況來看,文化地產已然成為諸多房企紛紛轉戰的一個重要方向和選擇。各種規模的房企紛紛搶灘文化地產。萬科作為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也在緊密地與文化產業相融合。2018年7月3日,萬科成為華人文化的新股東,雙方將在產城融合、智慧社區等多個領域建立合作渠道,試圖共同創造出文旅地產領域新的跨界產品模式。
地域性文化特質更加鮮明
地產渴望文化,文化滋養著地產。地產文化是地產與文化的和諧統一。文化地產,正是這樣一種以文化軟實力為核心競爭力的房地產開發模式,它正以獨有的魅力走進尋常百姓的視界中。遠觀整個房地產大環境,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開始關注文化,并以多方渠道展開文化宣傳的陣勢,檔次、品味、帶有濃烈文化主題的城市宜居住宅,對文化地產的追求形成一種狂熱。未來,我國文化地產項目定位將更加表現出鮮明的地域性文化特質。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文化地產行業商業模式與區域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文化地產行業的發展環境;國外文化地產行業發展模式及對中國的啟示;中國文化地產行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文化地產行業商業模式解析;中國文化地產行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