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19:《中國干細胞醫療產業全景圖譜》(附規模、發展現狀、競爭、趨勢等)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干細胞醫療行業具備了一定的產業基礎。由于前幾年美國限制干細胞研究給中國干細胞市場帶來了機會,我國干細胞整體上已排名世界前十。
在我國,從上游的干細胞存儲,中游的藥物研發到下游的臨床治療,目前已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干細胞產業鏈。
干細胞醫療產業鏈分析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完整的干細胞產業鏈,上游是最成熟的一環,中下游有待拓展。相關業務主要集中在上游,而中下游業務目前大多處于臨床實驗階段或市場實驗階段。
在干細胞產業鏈中,處于上游的主要是干細胞采集與存儲企業。細胞儲存通過一定的方法將細胞中的APSC多能細胞保存一定的期限,保證細胞的功能和活性不受明顯的影響。是干細胞醫療行業最基礎、最前端的業務,也是資本聚集最多的地方。主要代表公司包括:中源協和的天津市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金衛醫療的中國臍帶血庫、上海市干細胞技術公司的上海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深圳市間充質干細胞庫以及山東省人類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庫等。
干細胞產業鏈中游是干細胞增殖與藥物研發企業,主要從事技術研發工作,囊括干細胞增殖、干細胞藥物研發、實驗室處理配套產品(如檢測試劑)等。斯丹賽生物技術、賽貝生物、九州干細胞、中航生物、邁健生物等企業均有涉及此方面業務。
下游包括開展干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及應用的醫療機構,以及一些醫療美容服務機構。前者前者以體系三甲醫院為主,代表有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等;后者代表有諾萊醫學、中航生物、中科生物、萊馥生命科技等。
上游市場——南京新百坐擁四張臍血庫牌照
目前,國內干細胞醫療產業成熟度較低,無明顯龍頭企業。相對于國外十余種干細胞醫療產品上市,國內產品相對較少。其中,上游干細胞采集與存儲企業發展較好,中下游研發應用企業還在加速成長。
由于干細胞采集與存儲商業模式與技術應用相對成熟,因此國內上市公司以上游產業相關業務為主。
目前我國僅有的7張臍帶血庫國家牌照中,南京新百擁有北京、廣東、浙江、山東四張,其余三張分別在中源協和、鑄信集團、聚康生物旗下。
中下游的企業還比較零散,產業鏈有待發展
隨著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干細胞醫療行業,國家對干細胞醫療行業的政策支持逐步深入,許多公司加速布局干細胞醫療行業。但由于技術壁壘原因,國內干細胞研發應用相關業務還不是很成熟。目前,臨床級干細胞藥物等大多處于在研狀態,還未完成成果轉化,因此干細胞醫療級應用還需要時間。
目前位于干細胞產業中下游的企業還比較零散,產業鏈有待發展。
在行業下游應用領域,主要是由開展干細胞治療的機構組成,以體系三甲醫院為主。國內比較成熟的干細胞醫療機構有解放軍302醫院、海軍總醫院、武警總醫院和天壇普華醫院。
干細胞醫療應用作為干細胞產業鏈中的實踐部分,將會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干細胞所能治療的疾病范圍較為廣泛,受限于現有技術,干細胞醫療應用發展較為緩慢。如果干細胞醫療應用研發得到突破,將會推動醫學改革,產生巨大市場。
干細胞產業發展歷程波折,但臨床應用已開啟
回溯我國干細胞產業發展,可謂“一波三折”。2007-2012年,我國將干細胞療法作為“醫療手段”而非“藥物”來監管,造成一片混亂局面;2012年1月10日衛生部叫停中國大陸境內所有的干細胞治療活動;2004-2012年間藥監局受理的10項干細胞新藥注冊申請全部被清零,干細胞藥物開發回到原點。
正在干細胞產業“一籌莫展”的時候,2018年6月8日,國家藥監局新受理了干細胞療法的臨床注冊申請,預示著我國重啟干細胞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
政策支持,國家不斷加大資金投入
隨著國家對我國干細胞臨床研究規范性管理的深入,在政策的支持下,國家不斷加大資金投入,保障對干細胞技術的研究,不斷加大國家自然基金對干細胞研究的支持。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5年第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試點專項啟動后,該重點專項至今已連續3年獲得中央財政撥款扶持:2016年,25項,4.8億;2017年,43項,9.4億;2018年,30項,5.8億,總計超過20億元。充分體現了國家從科技創新體制的國家頂層設計中對干細胞與再生醫學領域的高度重視。
隨著我國干細胞在醫學領域應用的貢獻程度不斷增加,國家各相關部門積極出臺相關政策規范干細胞醫療行業的發展。“干細胞治療研究”是國內首批啟動的6個國家重點專項之一,說明了國家對干細胞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的重視和解決這一難題的決心。
國家衛計委和CFDA陸續出臺的干細胞研究和臨床轉化政策以及日益完善、嚴格的監管措施,必將推動和促進中國細胞治療領域的健康、快速發展。
國內干細胞臨床研究開展的頭幾年,開展了無序地開展了大量未經嚴格臨床驗證的干細胞臨床治療,甚至吸引了許多海外醫療游客到中國進行干細胞治療。這在國內外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也嚴重擾亂了中國干細胞產業的發展秩序。
為了干細胞治療的重要性和臨床應用前景,國內積極開展整治,先后頒布了《干細胞制劑質量控制及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等政策法規,促使行業良性發展。
我國對干細胞行業非常重視,并多次提出大力發展干細胞技術,2017年發改委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支持包括干細胞在內的細胞治療產品等領域的生物產業發展。從行業政策趨勢來看,國家積極推動干細胞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同時,干細胞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和技術突破,未來國家應逐步規范干細胞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出臺相關政策,保障干細胞對生物醫學發展的支持,同時也為促進干細胞技術的轉化提供保障。
干細胞作為近年來生物界的最大熱點,其發展將為醫療領域提供革命性的技術手段。雖然學術領域造假頻出,應用領域亂象不斷,但依然無法阻擋干細胞醫療在市場發展中的地位。
干細胞研究加速 賽萊拉一家獨大
雖然目前干細胞醫療技術發展還不夠成熟,但干細胞醫療領域依然擁有巨大的醫學價值和市場前景,目前已成為各國政府、科技和企業界高度關注的戰略競爭領域。
根據歷史數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收錄全球5496項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從數量上看,美國在干細胞技術研究中處于領先地位,遠超過其他國家,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緊隨其后,中國排名第四。其中成體干細胞臨床試驗是主體,涉及涉及血液病、腫瘤、神經系統疾病、心臟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領域。
從國內來看,截至2018年10月,以“干細胞”做關鍵詞搜索,可以看到2009-2018年申請專利數量逐年遞增。2009-2013年,干細胞申請專利數量平穩發展。從2014年開始逐漸迎來爆發。2017年達到1776項。2013-2017年五年間年復合增長24%。
具體從申請人來看,截至2018年10月,干細胞相關專利前十申請人共計申請1497項專利,其中,廣州賽萊拉干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計申請數量最多,達到865項,在前十中占比高達57.8%;浙江大學為例申請榜第二,共計申請干細胞相關專利145項,協和干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在申請數量上排名第三,共計申請78項。廣州賽萊拉干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干細胞技術研發方面一家獨大,形成強大的產品競爭技術壁壘。
雖然我國干細胞基礎研究領域快速發展,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比如高水平原創性的核心專利不多,大部分研究依據國外成果開展。這些問題會導致創新乏力,產業化后勁不足。
干細胞醫療市場潛力巨大,2019年國內市場或超過780億元
干細胞具有強大的復制分化特性,并具有有效的調控機制,被廣泛應用于疾病治療、器官移植、生物修復以及醫學美容等領域,其市場規模巨大。
我國的干細胞產業與全球較為接近,同樣包括干細胞治療醫療服務業務、干細胞存儲業務和干細胞制藥業務。據測算,2012年我國干細胞醫療規模約62億元,2017年我國干細胞醫療規模約為554億元。
目前,中國有上億級別的心血管病患、糖尿病患,以及千萬級別的阿爾茨海默病患以及血液腫瘤病患正等待著更積極有效的治療。前瞻預測,2019年,中國干細胞醫療產業市場規模達到785億元;2024年,中國干細胞醫療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300億元。未來隨著監管政策的明確以及相關藥品的獲批上市,我國干細胞產業的市場潛力巨大。
干細胞存儲市場空間廣闊
干細胞產業鏈上游的采集與存儲業務相對來說技術要求較低,目前發展較好。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在國際上已成為干細胞存儲的主要國家,但與發達國家的干細胞存儲新生兒滲透率相差較遠。隨著干細胞治療適應癥以及臨床的不斷發展,將不斷加深對干細胞臨床治療和存儲的重視程度,在2019年及未來,我國干細胞存儲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干細胞醫療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干細胞醫療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干細胞醫療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干細胞醫療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