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中國休閑漁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產值大PK!山東完勝產值首超百億
休閑漁業發展現狀:區域分布不均衡
休閑漁業作為一種新型產業,是在旅游業和漁業相結合的基礎上產生的。這種新型產業不僅為現代漁業發展注入了活力,也豐富了旅游業的發展形式,實現了旅游業與現代漁業的融合發展。
我國休閑漁業發展始于20世紀70、80年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雖然只是經歷了40年左右的時間,但是借鑒西方國家的先行經驗和成功模式,加之休閑漁業經營單位自身的不斷探索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已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
2017年,全國休閑漁業產值708.42億元,占漁業經濟總產值的2.86%,占漁業第三產業產值的10.45%,與2010年相比增長235.35%,年均增長18.87%;休閑漁業產值占漁業產值的比值從2010年的3.13:100增長到2017年的5.75:100,增長了2.62個百分點。
(注:以當年漁業產值為100)
進出口方面,2017年,休閑漁業進出口貿易額約2.39億元,占休閑漁業產值的0.34%。其中,進口額1663萬元,占總量的6.97%;出口額2.22億元,占總量的93.03%。從進出口貿易看,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的浙江、上海、廣東、福建4省市,占總量的96.89%。其中浙江排名第一,貿易額為14990萬元,占總量的62.82%;上海排名第二,貿易額3998萬元,占總量的16.75%;廣東排名第三,貿易額3000萬元,占總量的12.57%。
細分產業來看,2017年,休閑垂釣及采集業營業額約235.07億元,占全國休閑漁業產值的33.18%;旅游導向型休閑漁業營業額約285.94億元,占全國休閑漁業產值的40.36%;觀賞魚產業產值約64.60億元,占全國休閑漁業產值的9.12%;休閑釣具、釣餌、觀賞漁藥及水族設備等營業額約95.91億元,占全國休閑漁業產值的13.54%。
不過,在區域分布方面,目前各省份休閑漁業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地區間差距很大,相鄰區域缺少過渡的層次性。從區域產值來看,2017年,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休閑漁業產值分別約為436.90億元、197.90億元和73.61億元,分別占全國休閑漁業產值的61.67%、27.94%和10.39%。
2017年,全國前十位省(區市)的休閑漁業產值為608.36億元,占全國總量的85.88%;休閑漁業產值超10億元的13個省(區市)產值約為643.60億元,占全國總量的90.85%。
其中,山東產值228.00億元,是唯一產值超百億元的省份,占全國總量的32.18%。江蘇和湖北兩省分別為92.70億元和83.27億元,居第二、第三位。遼寧、浙江、四川、安徽、江西、湖南、吉林、廣東、河南和云南十省休閑漁業產值均超10億元以上,占全國總量的33.83%。
綜上,休閑漁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總體規模較小、整體實力較差、基礎比較薄弱、區域分布不均衡,但發展速度較快、蘊含巨大發展潛力。
休閑漁業發展趨勢:兼顧治理與開發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我國的休閑漁業仍處在早期的開發階段,因此兼顧治理與開發,兩者相輔相成,是發展休閑漁業的必要手段。未來,我國休閑漁業也將朝著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第一,在漁業產業的發展部署上著重優先開展對于休閑漁業的開發,充分利用我國現有的海洋漁業資源的優勢,優先開發休閑漁業產業以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第二,在發展上應該學習國外休閑漁業發達地區的經驗,因為國內休閑漁業的發展時間不長,經驗匱乏,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加快休閑漁業的發展速度,減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
第三,政府應出臺相關更加詳細的政策以幫助扶持休閑漁業的發展,當前而言,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在政策允許的條件下,應適度給予休閑漁業政策上的幫助以促進其加速發展。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