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規模與趨勢預測【組圖】
2017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規模
互聯網消費金融,指依托互聯網技術發展起來的新型消費金融模式,即借助網絡進行線上的審核、放款、消費、還款等業務流程。傳統消費金融專注于大額信貸產品,且用戶大部分為凈值較高的人群,而互聯網消費金融則是作為傳統消費金融的補充而存在的。
廣義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泛指一切依靠互聯網打造的金融服務平臺,包括傳統消費金融的互聯網化;狹義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僅指互聯網公司創辦的消費金融平臺。本報告中以狹義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為重點研究對象。
傳統金融堅信“二八”法則,即20%的高凈值用戶可以帶來80%的利潤,從而忽視了剩余80%的普通客戶。而互聯網消費金融則抓住了這部分長尾用戶,使他們能享受到真正的消費信貸服務,并且這些用戶的消費能力正在提升,消費需求也在不斷釋放,擁有極高的價值。傳統金融造成的缺口是互聯網消費金融崛起的主要原因。
互聯網和智能設備的普及使消費金融的業務模式得到極大豐富,互聯網從客戶、產品、服務、業務流程和風控模式等各個方面顛覆了傳統的消費金融。不僅是新成立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傳統金融機構也可以依托互聯網平臺和技術開展相關業務,降低了消費金融的門檻。
圖表1:傳統消費金融VS互聯網消費金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3-2014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正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進入2015年,政策試點擴大范圍、央行開放征信牌照、從互聯網巨頭到新興創業公司都開始布局消費金融。市場也延續過去兩年的強進增長勢頭下,開始井噴式發展。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交易規模僅為60.0億元,2014年交易規模則突破183.2億元,增速超過200%,2016年整體市場突破四千億元,2013-2016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17.5%。由于授信模式與消費閉環的制約,導致消費信貸自身發展不平衡,基于真實消費背景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更具優越性。
整體市場高速增長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首先,參與主體逐步豐富,從之前P2P為主導拓展到目前以電商生態和網絡分期平臺為基礎,參與其中的企業數量和類型較2013年有明顯突破;其次,新興市場不斷被開拓,大學生、藍領等新興消費金融市場被企業深耕,長期被壓抑的消費金融需求爆發式釋放;最后,我國政府對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也是持鼓勵扶持態度,這也是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得到高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圖表2:2011-2019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及增速(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十三五”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趨勢分析
1、消費金融產業主體將愈加多元化
以分期樂為代表的創業企業為消費金融帶來了新的創新元素,以京東、螞蟻為代表的電商系企業加入給市場帶來了更有力的競爭對手,P2P、傳統金融以及消費企業也正在快步進入市場;
2、數據資產將成為重要風險控制資源
基于數據而形成的大數據風險控制模式是核心的發展方向,而數據資產則成為在金融商業模式下可變現的重要資產,數據+模型將是互聯網金融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工具;
3、垂直化發展
結合中國的消費金融發展現狀,垂直化包括兩個維度的垂直化,即行業垂直化和用戶層級垂直化。
4、消費金融與支付業務結合,向線下拓展
授信將以賬戶形式與支付賬戶捆綁,借助移動支付可有效拓展線下市場。
5、消費信貸資產證券化
伴隨著產業發展逐步壯大,企業自有資金將難有效支撐大量用戶需求,如何通過資產證券化以獲得資金回流將是互聯網消費信貸企業需著重思考的問題。
圖表3: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分析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將幫助互聯網企業、學術科研單位、金融機構、投資企業準確了解互聯網金融行業最新發展動向,及早發現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的空白點,機會點,增長點和盈利點……,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