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新媒體進入主流媒體行列 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淺析
視聽新媒體作為一類相對獨立的媒體形態,以視聽內容為核心,借助互聯網等各種新的技術手段傳播,已經并且還將持續對現有的媒介格局產生重大影響。近年來,在中國,以網絡廣播影視、IP電視、手機電視、互聯網電視、公共視聽載體、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為代表的視聽新媒體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
一、國內視聽新媒體的發展階段
中國視聽新媒體是一個正在快速演進和成長的新的媒體形態。回顧過去,它經歷了萌芽期、發育期,目前正處在快速發展期。
(一)萌芽期(1996-2000年)
隨著我國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站的信息服務功能凸顯,但媒體功能尚未充分展示。其后以音視頻為表現形態的流媒體開始起步,視聽新媒體受帶寬、流量等技術和其他條件制約,獨特優勢尚未展現出來,傳統媒體內容上網還停留在圖文版階段。同時由于行業準入門檻低,民營資本紛紛進入且十分活躍,境外資本亦相繼涌入網站,網站建設的社會化程度提高。民營網站出于競爭壓力,尤其注重探索新的媒體業務,尋求新的收入增長點。
(二)發育期(2001-2007年)
這一階段專業視頻網站開始形成,視頻服務的技術瓶頸有效緩解,與傳統媒體的差異化優勢十分明顯,作為一種媒體形態視聽新媒體獨特功能已無法取代。在市場需求的拉動和數字傳輸技術的支持下,各種公共視聽載體相繼出現,進入群雄競逐時代。視聽媒體業務進入資本市場,形成了與傳統廣播電視不同的體制,呈現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共同發展的格局。民營視頻網站特別是視頻分享網站十分活躍,展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傳統廣電媒體開辦的視聽新媒體開始獨立運營,競爭力逐步增強。同時國家明確的提出了政策扶持措施,并制定了行業發展的基本思路,視聽新媒體管理體制初步形成。
(三)快速發展期(2008年至今)
自2008年以來,視聽新媒體發展得到了全社會的重視,并被納入國家文化產業和信息產業發展戰略,在國家媒介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隨著視聽新媒體行業地位的提升,視聽新媒體已成為廣電與電信、互聯網融合發展以及媒介融合的主導業務,同時也預示了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與趨勢。而自2012年以來,行業一批運營企業相繼上市,視聽新媒體體制基本形成,行業發展前景日趨明朗,呈現出難以估量的發展空間。同時隨著一批網絡電視臺上線,成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里程碑,視聽新媒體也正式進入主流媒體行列。
二、國內視聽新媒體發展規模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視聽新媒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14年底,中國網絡視頻用戶達3.72億,網絡音樂用戶達4.36億;共有4.2億手機網民用戶,其中,手機網絡視頻用戶達1.3億,手機音樂用戶達2.1億。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市場規模達92.5億元,廣告市場規模達67.2億元,視聽新媒體市場總規模達到159.7億元。
圖表1:2014年中國視聽新媒體市場總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國內視聽新媒體發展特點
(一)運營企業化
目前,全國獲得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以下稱視聽節目許可證)的機構有594家,其運營主體或是電臺、電視臺等廣電機構投資設立的企業,或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大多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新浪、網易等互聯網公司和分眾傳媒、航美傳媒、華視傳媒、樂視、優酷、酷6等視聽新媒體運營企業已經在國內或美國上市。
(二)資本多元化
由于實行市場體制和企業運營,視聽新媒體的資本結構呈現多元化狀態。獲得視聽節目許可證的民營企業在資本構成上,既有內資,也有外資。
(三)業務形態多樣化
與傳統媒體比較,視聽新媒體發展的典型特征是業務形態多樣化和終端多樣化。有IP電視、網絡廣播、網絡電視、互聯網電視、手機電視、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和公共視聽載體(包括公交電視、店內電視、廣場電視、民航電視、地鐵電視、樓宇電視等)。
四、國內視聽新媒體發展趨勢分析
國內視聽新媒體發展趨勢主要有:1)技術與網絡不斷優化;2)產業規模不斷擴大;3)發展環境更加完善。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圖表2:國內視聽新媒體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2014年中國十大視聽新媒體運營公司排名 |
前瞻預測視聽媒體主要業務市場規模 |
視聽媒體市場規模超過150億元 產品形 |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視聽新媒體行業發展背景;視聽新媒體行業關聯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國內外視聽新媒體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中國視聽新媒體各類業務發展現狀及趨勢;中國新媒...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