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票價市場化 淺析高鐵票價與航空票價最終走勢
2013年12月18日,中國的高鐵開始試點航空定價模式,從本意上來講,高鐵試點航空定價模式,主要目的是鐵路總公司為了止虧。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高鐵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9月31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的虧損額已達3萬億元,巨額的負債和中央鼓勵改革政策,是迫使鐵總進行高鐵票價改革的直接動因。
高鐵采用航空定價模式進行票價改革,并非針對航空,然而是否會對航空客運造成沖擊呢,前瞻首席分析師嚴超波認為,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巨大的。
1、價格在高鐵與航空的競爭中扮演的角色
從國際高鐵與航空競爭的經驗來看,高鐵與航空的競爭集中體現在線路里程上;而在中國卻不是這樣,中國的高鐵與航空進行競爭,其最大的優勢不是里程,而是價格。
目前,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還不高,各種運輸方式的價格水平成為影響休閑類旅客出行選擇的最重要因素。從中國近十年來的發展經驗來看,更多地消費者會把旅程價格作為選擇交通工具的首要考慮因素。因此,高鐵一旦進行價格改革,航空公司將不得不直面高鐵帶來的進一步價格沖擊。
圖表1:航空與高鐵的票價水平對比(單位:元/公里)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2、首先出現高鐵票價兩極分化
高鐵票價改革后,會對航空帶來多大的影響?前瞻認為,既然是票價改革,第一個影響,自然會是票價。
采用航空定價模式,將會使高鐵的固定票價轉變為浮動票價,且不同航班將可能出現票價兩極分化。例如在航班因為天氣原因無法按時起飛時,高鐵票價將可能上浮到規定的最高上浮度25%;而高鐵上座率低的線路,票價將可能下滑并使上座率得到優先保證。
所謂的航空定價模式,是由多個理論共同構成,航空公司會根據消費者市場差異化定價,具體價格計算較為復雜,有數學上運用隨機過程進行分析,也有經濟學上用均衡價格進行分析,實際中各個航空公司的算法也很可能各有不同,總體來說,就是基于機會成本的一個市場化票價。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