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推動啤酒產業集聚 行業盈利拐點臨近
從行業整體來看,2012年全國啤酒產量20萬千升以上的啤酒公司共18家,其合計產量占全國產量77.52%。
1996-2012年產量20萬千升以上啤酒企業市場份額集中度變化情況(單位:萬千升,%)
資料來源:《2013-2017年中國啤酒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而新進入者的成本也不斷增加,行業的進入門檻不斷提高直接導致新進入者難以輕松進入。而高企的產能擴建成本意味著中小啤酒企業難以進行市場擴張,在大型啤酒企業不斷蠶食市場的情況下,中小啤酒企業只能選擇退出市場。
2003年以前國內啤酒行業并購案例中,噸產量的平均收購價格大致是2000-3000萬元/千升,同時期行業內自建產能的噸產能投入金額在1000-1200萬元/千升。2004年至2006年是外資并購國內產能的高峰,收購價格也相應上升。2010年后國內啤酒行業的并購價格平均在3000-4000萬元/千升。近2年自建產能的單位投入成本雖然也有增長,但基本維持在2000萬元/千升。
通過行業整體產能結構的調整,目前自建產能都主要集中在10萬千升以上,假設2000萬/千升平均投資計算,10萬千升產能的投資規模至少在2億元以上,啤酒行業自建產能的門檻在逐步提升。小規模企業的擴張會非常困難,2010年后行業整體盈利水平緩慢下移,企業融資更困難。啤酒龍頭公司并沒有放緩產能建設的進度,無論是燕京啤酒近期公開募集資金對自建產能的投放還是雪花對金威啤酒的并購。預計2013年后產能結構的調整會更快,5萬千升以下產能可能會加速退出。
3、城鎮化助推啤酒行業發展,啤酒的需求量正處于快速的回升態勢中,啤酒行業的盈利能力有望隨之回升。
2012年中國啤酒人均消費量達到36.2升/年,環比2011年提升8.64%。過去10年間中國啤酒人均消費量年均增長6.57%。從地區間人均消費量來看,除北京地區外,山東、廣東、浙江等啤酒總產量領先的省份人均消費量10年間增長幅度在50%。
從2011年全球啤酒人均消費量水平來看,中國人均消費水平低于日本。日本啤酒銷量歷史數據是在上世紀90年代人均消費量達到峰值,2011年人均消費量比上世紀90年代頂峰時期下降約30%。根據估算,在頂峰時期日本啤酒人均消費量在56升/年以上水平,人均消費數據基本與2011年浙江、福建、遼寧等地區相當。中國啤酒消費需求仍有增長空間,新型城鎮化是需求持續增長的驅動力。
而隨著需求的持續增長,啤酒行業低價競爭狀況有望得到改善,從而驅動行業盈利能力提升。近十年來,啤酒價格只上漲了4%,僅僅覆蓋了原料成本的漲升,所以,相關啤酒生產廠商可能會逐步穩定的提升價格,從而驅動著盈利能力的回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