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場不是終點,而是起點——關于“家庭農場熱”的“冷”思考
1、各地掀起“家庭農場熱”
近年來,上海松江、湖北武漢、吉林延邊、浙江寧波、安徽郎溪等地積極培育家庭農場,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統計,農業部確定的33個農村土地流轉規范化管理和服務試點地區,已有家庭農場6670多個。
2013年2月14日,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家庭農場”的概念首次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隨后全國迅速掀起了“家庭農場熱”,各地紛紛開始鼓勵和扶持“家庭農場”。例如,在山西河曲,短短1個月就涌現出791個家庭農場,而這僅僅是冰山的一角,隨著地方產業政策的逐漸落實,家庭農場后續建設勢必將呈現“熱火朝天”的景象。
2、“家庭農場熱”的“冷”思考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家庭農場只是屬于農業現代化的中間態,而非最終的狀態,是農業現代化的起點,而非終點。家庭農場的順利推廣和大規模應用還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尤其是在商品流通方面。
實際上,農產品的需求具有剛性,而供給卻呈現周期性的波動。現在的問題是,通過農業的產業化、規模化實現農產品的有組織的生產,但是這種小型的農業現代化生產依然具有盲目性。
農業產業化需要從上游原料供給、下游產品銷售等實現協同運作,現在的家庭農場雖然產業化有所推進,但是在下游的銷售方面卻存在很大的問題。一旦進行大規模的推廣,如何來平抑家庭農場的盲目化生產?農產品價格的周期性波動對家庭農場的沖擊作用如何規避?這才是家庭農場進行大規模推廣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