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養老產業之殤:年輕人奮斗之所而非養老之家
我國第一個養老公寓誕生于1986年6月的安徽省安慶市,它是一家由社會集資興辦并向全國開放的民營福利企業。北京市第一個養老公寓是1991年由清華園蘭照院改造而成的,1990年上海首家養老公寓在浦東落成。我國養老公寓發展至今,與目前超過1.3億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相比較,42000多所養老機構所擁有的床位還不到100萬張,只能為1%的老年人解決住房問題。按照發達國家入住養老公寓的人口數占總人口數的4%-5%的數據,全國要為560萬到700萬的老人修建養老公寓,投資總額在160億到200億元之間。
而深圳作為一個改革開發的年輕城市,養老設施建設更加顯得不足。據前瞻地產行業研究小組調查了解,目前深圳市的養老服務機構與床位數,遠遠落后于其他一線城市。前瞻調查數據顯示,至2011年底,深圳的養老服務機構僅30家左右(北京約400家;上海約600家;廣州約170家)。近10年來,深圳市公辦養老機構沒有增加床位數,民營養老機構也僅6家。
圖表:深圳市養老服務設施與其他一線城市的比較
資料來源:《2012-2016年中國養老公寓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深圳是一個新的移民城市,戶籍人口200多萬,但是居住人口1000多萬,人口結構特別,在其42萬常住老年人口中,就有近27萬非戶籍人口。目前,第一批進入深圳創業的人已經進入老齡,第二批再過十幾年也將步入老年階段。據預測,2015年深圳市60周歲以上戶籍老人將達20萬人,比2010年增加4.6萬人,而隨遷老人將達100萬人左右。目前深圳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的床位擁有率僅2.33%,若按發達國家4%-5%的老年人入住養老公寓的標準,深圳目前不到4000張的養老床位足以反映其養老設施建設的巨大缺口。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