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跌破“枯榮線” 經濟衰退之下刺激新政呼之欲出
2012年8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2%,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這是今年以來制造業PMI指數首次跌至“榮枯線”(50.0)以下。2012年4-8月,制造業PMI呈逐年下降的走勢,反映當前經濟運行呈現出衰退的跡象。
2012年1-8月中國制造業PMI(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制造業研究小組從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入手做了具體分析。
其一,生產指數位于臨界點以上,為50.9%,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生產仍在擴張但增速趨緩。生產指數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市場需求的相對不足,特別是外需的相對不足,導致一些行業主動壓縮過剩的產能;二是7、8月是中國制造業經濟處于淡季的階段。
尤為引人關注的是,8月份鋼鐵行業PMI為39.9%,比7月份回落4.6個百分點,創2008年12月份以來的新低,其中,生產指數為36.5%,較7月份大跌12個百分點。這反映出鋼鐵生產企業由于訂單不足,已經出現了減產的跡象。
其二,從內需來看,新訂單指數為48.7%,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已經連續四個月在“榮枯線”以下。新訂單指數回落,而新接出口訂單指數持平,表明國內需求放緩更甚。新訂單指數從已經連續回落了5個月,內需疲弱和出口不振雙重施壓,這將對我國制造業造成不小的沖擊。同時也說明前一輪的穩增長政策對需求的拉動效果并不明顯,這可能與政策力度較弱有關。
從外需來看,新出口訂單指數與上月持平,數值為46.6%,位于“榮枯線”以下,顯示外需疲軟,這與發達國家經濟不景氣密切相關。8月歐元區制造業PMI初值為45.1,8月美國制造業PMI為49.6,均位于榮枯線以下,歐元區制造業PMI更是連續13個月位于收縮區間。前瞻產業研究院制造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出口難以大幅改善。
其三,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5.1%,比上月大幅下降3.4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以下,表明制造業企業去庫存速度在加快。由于當前整體需求仍然偏弱,企業的去庫存壓力依然較大,企業主動去庫存的行為有望延續。
其四,從業人員指數為49.1%,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表明受制造業經濟景氣狀況不佳的影響,企業用工量有所減少。特別是金屬、紡織、汽車制造、木材及家具制造等行業用工量不斷減少,企業裁員行為增多。
其五,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0.0%,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供貨時間與上月相比差別不大。
綜上所述,前瞻產業研究院制造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 PMI指數的持續下行說明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仍在惡化,特別是一些關鍵性指標,如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還在下降,意味著未來的企業狀況和就業狀況將依然嚴峻,我國經濟下行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在嚴峻的經濟形勢面前,為了“穩增長”的目標,在十八大召開前或將會有進一步的刺激性政策出臺,其中包括降息和降準。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