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數字化會成為裝企重要基礎設施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即便是傳統的家裝行業,2020年各大公開場合提到數字化的頻率明顯提高。家裝行業很長一段時間處在手工作業時代,過度依賴人海戰術,運營管理效率低下,這種靠人管理的模式不可能長久,可又不得不走的一條路。究其根本是家裝業務流程與管理模式落后,生產關系無法適應生產力,導致了裝企處于一種低效運營狀態。如今數字化為家裝行業提供了一種全新解決方案,通過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實現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報價、數字化工地交付和數字化服務,將家裝各個環節進行數字流程化、標準化、將家裝特性與數字化管理結合,形成全新的數字化管理系統,降低溝通成本,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損耗浪費,提升成本控制能力,提前發現問題降低出錯率,提升交付效率與滿意度。無論是頭部裝企還是中小裝企都必然會在數字化上尋求突破口,儼然數字化已成為裝企的必修課。但是數字化并不是一個容易攻克的難題,需要經驗、資金、人才同步到位,尤其是人才。家裝行業一直以來主要靠人,技術應用的底子比較薄弱,數字化無跡可尋,因此對于數字化工具的選擇要更加慎重,需要充分考慮裝企自身業務場景、軟件的易用性和可配置性。2.家裝行業集中度將會大幅提升家裝行業是典型的高度分散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大約2萬億(算上家具、家電、材料約4萬億),但是龍頭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很低。全國性的家裝公司寥寥無幾,做的不錯的裝企基本局限在某一區域享有一些知名度。由于家裝服務管理半徑有限,非標準化屬性很強,外加家裝行業進入門檻低,產品高度同質化,這些都導致了家裝行業集中度極低。去年疫情的來襲,造成大量裝企離場,因此頭部裝企的品牌優勢更加凸顯,業主更愿意選擇知名裝企提供裝修服務,導致頭部裝企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不僅如此,頭部裝企擁有資金優勢與管理制度優勢,針對數字化、產品標準化、組織能力、產業工人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非常巨大,甚至高達幾千萬元級別的投入,這些都是小型裝企沒法比的。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會幫助裝企大幅提升管理效率以及企業服務半徑,滿足頭部裝企的擴張需求,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具體誰能搶占市場,就要看誰能在數字化領域 拔得頭籌,對此中小企業需要更加警惕,緊跟趨勢才能不被蠶食。3.家裝行業市場細分加劇家裝行業業務更細分、裝企品牌也更專注。高端市場(豪宅、別墅)、中端市場(聯排、公寓)、低端市場(剛需、投資用房)、翻新業務(精裝、老房、局改)分類正在不斷細化,導致裝企也在根據業務劃分而選擇專注于其中某塊業務,或者細分運營部門應對不同消費群體。比如,專注于中高端市場的私人訂制家裝、專注于翻新業務的局部改造家裝、專注于慵懶型消費者的“全屋整裝”等等。行業細分加劇對裝企在單個細分領域的垂直度管控要求更深,從而才能獲得在局部市場上的優勢。更細致的顆粒度管控,單純靠人是無法實現的,企業只能借助數字化系統工具來達到深化領域垂直管理的目的。4.家裝業務流程標準化是必然傳統家裝的非標準化屬性很強,非標準化的家裝業務流程無法復制,只能依靠人的管理,管理得好與不好差別非常大。隨著公司的發展,裝修工地增多,裝修項目又是散布在各地,導致管理半徑越來越長,裝企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一旦超出管理半徑就容易出現項目失控,大量工程無法按時交付和保證質量。非標準化業務流程限制了企業的發展,無法實現規模經濟,企業做的越大反而邊際利潤越薄,更加容易虧損。另一方面,對家裝消費者來說,這種非標準化的服務方式意味著在家裝消費過程中的一切,基本上都是信息不透明不對稱的。就拿家裝材料的選擇來說,在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大旗下,傳統家裝運營模式中是要求家裝消費者自己到家居商場一個品類一個品類地去選購家裝材料產品。在一問三不知(不知什么品牌、什么產品和什么價格)的前提下,家裝消費者選購家裝材料產品的過程是盲目的。這也是泛家裝行業“大行業,小企業”現狀的主要原因。因為選購家裝材料產品的盲目性和非專業性,所以就有了很多家居企業渾水摸魚的機會。因此這種落后低效的非標準化家裝業務流程,進行標準化改造是必然的。以上述家裝材料來說,我們借助《掌賦》數字化建立標準化家裝業務流程后,業主可直接通過微商城采購,產品品牌、產品屬性、產品價格甚至到最終產品安裝整個所有的過程全部透明化。這種 業務流程的標準化再造是更好用戶體驗和更高運營效率發展的需要。5.最大的競爭對手可能會是“新來的”貝殼、阿里躺平、國美近年來紛紛入局家裝或是未來家裝行業大的不確定性。貝殼在房產經紀上的成功能力模型想平移到家裝行業,并喊出了家裝1200億的大目標。阿里躺平利用自己的互聯網技術優勢、流量優勢對家裝行業虎視眈眈,并提出在未來3年內,家裝成交規模達到1萬億,數字化率由10%提升為20%。國美入股愛空間,今年又控股了打扮家,從家電到家裝的野心昭然若揭。這些“新來的”很明顯都是希望通過自身數字化的優勢來撬動家裝市場,在未來他們可能會繼續利用數字化系統進行大動作,是顛覆傳統家裝行業的創新力量。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