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感謝您的提問:
2020年初爆發的一場疫情,使得各行業各業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作為關系經濟穩定的房地產未來如何走向,政府態度如何?更是成立了行業和社會高度關注。而隨著2020年5月27日全國兩會的閉幕,房地產的發展基調也基本確定,具體如下: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房地產的表述與以往有較大不同,明確要求“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培育產業、增加就業。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完善便民設施,讓城市更宜業宜居。”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民生地產”含意更為強烈,為下階段房地產調控與發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重申“房住不炒”,表明自黨的十九大以來的房地產宏觀調控主基調將繼續保持其連續性和穩定性,不會因為短暫的經濟困難而改變,“民生地產”的態度十分堅決。
其次,強調“因城施策”,是調控政策自主性和靈活性的具體體現,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繼續賦予地方政府根據實際調整,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
再次,報告沒有出現“房地產稅立法”“長效機制”等提法,則是基于穩定預期的需要,畢竟房地產稅立法、長效機制均是復雜的系統性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關鍵時刻,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樓市維穩而不刺激,托底而不松綁,“穩定”便是最好的發展。
房地產業與各行各業關聯度密切,往往是“一業興、百業榮;一業廢、百業損”,且住房除了是普通老百姓的立命安身之所,住房資產更是占據家庭總資產的近80%。有鑒于此,無論是保就業保民生,還是實現脫貧目標、防范化解風險,都需要維持經濟穩定發展大局,發揮房地產在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作用,維持房地產業穩定發展就是對“保民生”的最大貢獻。
在民生優先的基本國策下,黨和國家絕不允許、不支持、不放縱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房價無序上漲,3月份以來部分城市觸及樓市調控核心政策的松綁遭遇被撤回的尷尬便是很好的證明。
此外,雖然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房地產的話語寥寥無幾,但要求加快推進城市群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城鎮化、老舊小區改造,以及保市場主體、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等等,都為房地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提供了強大動力。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