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活性染料產量在所有染料品種中居于第二位,產量僅次于分散染料。活性染料主要用于植物纖維(棉、麻)、動物纖維(毛、絲)和再生纖維素纖維(粘膠纖維、醋酯纖維)的印染,具備色譜廣,色澤鮮艷,性能優異,適用性強,染色工藝簡單,三廢排量較少,生產成本低,各項堅牢性能高等特點,符合市場對纖維和衣料的要求,是染料開發與發展的重點之一。
根據中國染料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活性染料產量為30.74萬噸,占我國染料總產量的30.99%。在"十二五"期間,染料工業經歷了原材料價格大漲、環保政策趨嚴、節能減排等多重考驗,特別是2014年國家新修訂了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政策,導致部分中小企業因環保未達標而停產;行業內整體實力雄厚且環保技術先進的大型染料企業擴大產能、產量,其逐漸占有空缺市場。因此,活性染料市場逐漸由分散走向集中。
圖表1:2006-2017年我國活性染料產量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染料工業年鑒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國染料產量占到全球70%左右,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染料生產和供應基地。從2011年到2014年,活性染料出口增長較快,2014年到達頂峰后由于環保政策等原因活性染料產量下降,出口量亦隨之下降。我國每年需進口一部分高檔活性染料,但隨著國內活性染料生產企業技術水平提高,進口額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圖表2:2011-2017年我國活性染料進出口具體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染料工業年鑒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