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感謝您的提問!
中國芯片產業起步晚、核心技術相對落后是不爭的事實,而能讓一家企業下決心造芯片,除了勇氣和情懷,更多的是理性與戰略。近年來,中國家電行業興起“造芯”潮,這主要是由于行業市場競爭形勢、發展趨勢以及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等因素造成的。具體來看,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圖表 1:傳統家電企業布局芯片半導體行業的主要原因
第一,布局上游產業鏈,壓縮生產成本。我國家電行業發展趨于成熟,企業競爭較為激烈。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近3年來,中國家電行業的利潤增速不斷下滑,且遠低于收入增速,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中國家電企業盈利空間遭到一定程度的擠壓。
圖表 2:2016-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營收收入及利潤總額情況(單位:萬億元,%)
而從家電的成本結構來看,以格力空調為例,一臺空調的芯片成本占到10%左右,公司一年在芯片上的支出約達40億元左右,接近總采購費用的15%。此外,盡管空調壓縮機成本占比位居第一,但格力基本已經實現了自給自足,而芯片則需要依賴進口,從而抬高了整個空調的生產成本。事實上,國內大多數家電行業都是如此,因此,有實力的家電企業有向上游布局半導體芯片的動機,以壓縮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利潤水平。
圖表 3:格力空調成本結構(單位:%)
第二,布局半導體芯片,助推產品智能化發展。毋庸置疑,未來智能家電是必然趨勢,家電智能化滲透率必將快速提升。根據中怡康數據顯示,2018年1-9月,空氣凈化器、掃地機器人的線上市場智能化滲透率已超過45%,分別達47.3%、50.1%,而抽煙機、凈水器智能化滲透率也在8%左右;與此同時,線下市場中家電智能化滲透率也開始走高。而相較于傳統家電,智能家電融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對處理器、傳感器、通信連接、音視頻等芯片產品的性能和數量需求將迅速提升,企業布局半導體芯片,有利于其推動自身產品的智能化升級。
圖表 4:2018年1-9月中國部分家電產品智能化滲透率(單位:%)
第三,降低進口依賴,把握生產自主權。目前,根據賽迪智庫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家電領域芯片市場規模為500億元左右,前三大需求芯片分別為MCU、模擬芯片和功率芯片,在家電領域的市場占比分別為20.4%、19.6%和10.6%。而目前這些芯片,尤其是高端芯片主要被國外企業所壟斷,導致家電企業對國外芯片存在較大依賴。
圖表 5:中國家電領域不同類型芯片需求結構(單位:%)
以MCU芯片為例,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市場,MCU芯片都是一個市場集中度高,市場份額主要被瑞薩電子(日本)、恩智浦(荷蘭)、得捷電子(美國)、英飛凌(德國)、微芯科技(美國)、三星電子(韓國)、意法半導體(意法)、賽普拉斯(美國)等國外廠商所占據。而近年來,在中興、華為、中美貿易摩擦等事件的影響下,家電企業也開始提前布局芯片領域,提高自身的自主研發能力,降低對國外芯片的依賴,以從芯片源頭上把握住生產自主權。
圖表 6:2017年全球及中國MCU芯片企業競爭格局(單位:%)
最后,感謝您對前瞻經濟學人的關注,希望前面的回答能讓您滿意!
如您還有任何的行業咨詢需求,歡迎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我們將有專業的研究員為您提供個性化的行業研究服務。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