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深圳成全國首個規上工業增加值超9000億城市
先從深圳工業產值來說,2018年,深圳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254.00億元,增長9.0%,連續兩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工業增加值突破9000億元的城市。
圖表1:2014-2018年深圳工業增加值及增長速度(單位:億元,%)
工業園區形成“一核、三基地、多組團”的空間布局結構
目前,深圳大概有167個工業園區,深圳工業區多呈帶狀分布或塊狀分布,工業廠房主要集中在主要公路干道沿線,形成一個個小工業區.主要工業區集中在寶安區和龍崗區,為了獲得產業集聚的外部經濟效應、產業協同效應和市場競爭優勢,根據深圳城市空間結構和產業布局的現狀特點,以網絡式組團結構及其功能布局規劃為基礎,實施工業發展“一核、三基地、多組團”的空間布局結構。
圖表2:深圳各區工業園區數量(單位:個)
深圳發布促進工業區轉型升級方案,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
2019年7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與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工業區轉型升級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提出了推進工業區連片改造升級試點工作的具體舉措,并確定了產業和空間發展目標,即以政府主導的連片工業區為突破,打造具有持續增長動力和全球競爭力的產業發展新引擎,力爭形成定位清晰、產業集聚、空間集中、運作高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目前,“工改工”項目越來越受到青睞,已列入計劃數、總城市更新項目占比、拆除面積、已批規劃數、計容規模等數據均在近年以來呈現總體持續上漲的態勢。“工改工”也成為深圳土地儲備最大的來源,成為眾多實體企業和房企眼中的香餑餑。
2018年深圳土地市場表現較為平穩,全市共成功出讓61宗土地,占地面積14550萬平方米,成交金額449.2億元。其中工業用地全年一共成交85.2萬平方米,占比58.5%。工業用地主要集中在光明區、南山區、坪山區,并且大部分為新型產業用地。
圖表3:2018年深圳土地成交面積及宗數結構(單位:%)
另據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深圳計劃安排土地整備項目共169個,計劃全市完成土地整備資金撥付不少于180億元,較大面積產業用地土地整備將是重點,目前已梳理出33片共78平方公里較大面積的產業空間,在其范圍內今年將整備完成不少于12平方公里產業用地。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