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隨著經濟的發展,簡單的物質生活已然滿足不了現今社會人們的要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帶來的美妙,近年來,應觀眾與市場的需要,越來越多優異的作品拍攝出來,中國電影產業飛速發展。2017年票房收入已達到86億美元,僅次于北美的111億美元;2018年全國票房規模超600億元,問鼎全球票房榜首。預計未來幾年,中國仍將是全球電影最大市場,中國的電影投資也有至少五年的發展黃金期。
圖表 1:2010-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我國電影產業鏈的核心環節主要包括電影的制作、發行、放映(院線、影院)。要想做電影投資,需要了解一下產業鏈的利益分配情況。當前我國實行“票房分賬”模式,即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余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余的40-42%歸于電影制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圖表 2:票房分賬規則
1、院線投資分析
由上圖可知,在收入端占大頭的是電影院以及投資發行方,院線占比較小,此外,院線行業進入門檻較高,行業主體均為在市場血拼多年的玩家。隨著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的發布,行業將進一步整合,優勝劣汰,出現強者恒強的局面,不利于新玩家進入。
圖表 3:成立電影院線公司所需條件
2、影院投資分析
一般商場內的加盟影院大多數是需要800平方米以上的,可設7-9個廳,800平方米的租金每年大概需要50萬/年,而裝修主要就是售票大廳和各個廳的裝修了,除了廳內外的裝修均需要瓷磚貼面、貼墻,外部整體裝修需要200萬元,而廳內的裝修才是重頭戲。一般來說,一個普通影廳的放映系統大約需要25萬元,音響設備需要10萬元,銀幕需要2萬元,成本在40萬元左右,如果是巨幕廳的話,則需要的成本可高至上百萬元。按這個價格來的話,8廳影院中有7個普通影廳,一個巨幕影廳,那在影廳的投資上就需要500萬元左右。好了,這部分是影廳的投資費用,加上我們先前預算的除影廳外的投資,整個電影院的投資成本在1000萬元左右。一般而言,投資影院是需要兩三年才能回本進而盈利的。
3、電影發行投資分析
頭部公司壟斷著絕大部分發行市場。近幾年發行市場也出現了不少新興的發行公司,有的公司也發行了一些超出原本票房預期的電影,但對于這些公司而言,還是很難有晉升渠道。即優質項目的發行權還是掌握在頭部公司手里,小公司發的永遠都是小項目。當下電影產業各環節都已經形成較為穩定平衡的市場環境下,除非是有特別爆款的代表作,否則新興的小公司要想入局分得市場一杯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里舉個栗子,此前大火的《二十二》,背后的發行公司潤智影業其后主發的項目依然是《大三兒》和《阿拉姜色》這種不受市場青睞的紀錄片或文藝劇情片,其發行道路并沒有因《二十二》這一成功案例有所改變。
4、電影制作投資分析
電影制作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工種,通常來說,一部電影的票房需是制作成本的3倍才可盈利,然而70%的電影都是血本無歸的,其中90%的電影連上映的資格都沒有。2018年的“票房毒藥”狀元為電影《阿修羅》,成本7.5億,票房4983.9萬元,虧損約7.3億;榜眼被充斥著天價片酬和陰陽合同的《大轟炸》攬入懷中。
盡管如此,仍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流注入這個行業,原因是總有些驚奇的際遇在放大它的光芒。《前任3:再見前任》投資回報率2300%、《我不是藥神》投資回報率1100%、《西紅市首富》投資回報率900%左右。
在進行電影制作投資時需關注以下幾點:
(1)電影題材。首先一定要符合國家的政策以及發展,不能夠存在審核不通過的風險;其次看同類型題材的電影播出后市場行情如何,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主打IP或明星的影片表現爆冷、更多的優質國產片進入頭部陣營,呈現現實主義題材影片類型化趨勢。其中,動作片呈現出了最受電影市場歡迎的票房表現,最好的印證就是《紅海行動》高居年度電影票房榜首,《無雙》刷新香港警匪片內地票房紀錄;劇情片《無問西東》、《我不是藥神》取材于真實發生過的故事,以情動人引發共鳴,票房口碑雙收
(2)主創團隊。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制作團隊應經驗豐富,合作的演員也應該有演技,口碑也要好,這樣宣傳起來才會比較有號召力。此外,雖然現在有規定演員片酬不能超過總成本的百分之四十,但是片酬還是份額很大。事先對電影制作成本有了解,才能預算出后期票房達到多少,是賠是賺。
總而言之,在電影上映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沒有人可以保證賺錢,所以還是要控制成本,盡量降低風險。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