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目前,中國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還是采用混合收集的方法。在居民區一般都建有專門的垃圾堆放處,居民將家中垃圾裝袋后放入其中,每天由環衛工人或垃圾車將這些垃圾運往垃圾中轉站;在公共場所或馬路兩邊,分段設置垃圾箱,由專人定時清理。
2000年,國家建設部確定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深圳、杭州、廈門、桂林八個城市作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試點城市可以在法規、政策、技術和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索和總結,并為在全國實行垃圾分類收集創造條件。然而多數城市經過近年的多方努力,垃圾分類依然舉步維艱。
上海是我國垃圾分類做的比較好的城市。2018年3月16日,上海市政府網站正式發布《關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至此,上海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全鏈條管理制度。回顧上海垃圾分類的歷史進程,以全球卓越城市為目標的上海,垃圾分類的道路可謂坎坷曲折。
試點階段,1995-1998
推廣階段,1999-2006
調整階段,2007-2013
實施階段,2014-2018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2018年2月發布《關于在學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0年底,各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要達到100%,要逐步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教育的生態文明教育長效機制,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成長規律,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融入教材,并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通知》提出了在學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標。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教育工作,規范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貯存工作,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和校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貯存的管理體系。到2020年底,各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要達到100%。
總體來看,我國在實現全民垃圾分類道路上仍然任重道遠。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