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為了解中國學生家長存在的焦慮,智課教育進行了15天的調研。此次調研,面向70到90后家長人群,收集有效問卷3205份,圍繞社會環境、教育資源、家庭關系及父母成長等四個影響中國家長教育焦慮的維度展開。(1)家長在孩子的嬰幼兒及小學期間最為焦慮調研結果顯示:2018年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為67點,整體處于比較焦慮狀態。而家長在孩子的嬰幼兒及小學期間最為焦慮。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中國父母普遍有焦慮情緒的困擾,小到什么時候說話,讀什么幼兒園,大到考什么大學,從事什么樣的工作,無一不是在焦慮中艱難抉擇。調查顯示,68%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較焦慮"、"非常焦慮",僅有6%為不焦慮,而家長最焦慮的年齡段集中在幼兒和小學階段。(2)手機上癮問題、校園安全問題和家長自身的成長發展問題是焦慮焦點在四個維度中,社會環境因素引發的中國家長教育焦慮程度最高,學習成績、校園安全、手機上癮、學區房等問題成焦慮爆發點。 在12歲以下父母關注的教育話題中,學習成績和校園安全重要性并列第一,對孩子手機上癮問題非常焦慮;起跑線競爭、家庭成長教育理念沖突話題位列其次。此外,超半數家長受到學區房影響感到焦慮,90后家長已開始為孩子教育"未雨綢繆"。
(3)課外班"高燒不退",過半家長受其困擾中小學生"減負"措施不斷,但學生負擔顯然并未減輕。數據顯示,54%家長為課外班感到"非常焦慮"或"比較焦慮",80后父母焦慮程度最高。6-12歲的孩子是課外班的主要受眾群體,父母也最為焦慮。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