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你好,謝謝你的提問
一部電影作品票房的好壞,包括影片的劇本劇情,題材,演員,主創團隊,影片定位,影片質量,宣發團隊,上映檔期,院線排片等多個方面。題材和劇本是影片的核心,能引起觀眾共鳴的題材常受觀眾青睞;像主創團隊如導演,演員,制片人等等,在影片上映前期能對觀眾形成最大的吸引和沖擊。影片定位是指影片為自己的市場進行預估,設定目標人群定位。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這些高票房電影能夠獲得觀眾和市場認可的幾點規律,高片酬演員不是電影票房的唯一保障,在影片質量過關的基礎上,他們可以給影片加分;票房的高低取決于多種因素的疊加效果,好的內容是票房的重要保障;好的影片可以成就演員,好的演員也會給影片加分。
但是,我們看2018年,中國最姹紫千紅的電影,非《紅海行動》莫屬。又好看又賣座,還能激發民眾心中的愛國之情,拿下36.5億元的全國第一的票房。緊跟其后的,是由王寶強主演的《唐人街探案2》,也取得33.9億的高額票房,實屬不易。而暑期檔大火的《我不是藥神》則位列第三,激發了國人對于進口藥的廣泛關注。
縱觀影視業呈現出幾個明顯的特點:
第一,龍頭聚集效應愈加明顯。今年,中國最姹紫千紅的電影,非《紅海行動》莫屬。又好看又賣座,還能激發民眾心中的愛國之情,拿下36.5億元的全國第一的票房。緊跟其后的,是由王寶強主演的《唐人街探案2》,也取得33.9億的高額票房,實屬不易。而暑期檔大火的《我不是藥神》則位列第三,激發了國人對于進口藥的廣泛關注。也因這部片子,李克強總理還專門發話要盡快落實進口抗癌藥的降價,也算是給廣大的癌癥患者帶來了一絲希望。
在細看今年的票房榜單,發現票房前6的影片均突破20億元大關,貢獻了全國三成的票房。而1000萬以下票房的影片高達30多部,累計僅貢獻0.8%的票房。還有一組藝恩數據的數據,2018年票房TOP30電影總票房超過420億,占總票房的比例在70%左右,而在2017年這個數字則不到65%。
種種數據背后,反應出了“恒者恒強”的行業聚集效應。而此前的爛片通過檔期或是其他手段來市場圈錢的行為大多也行不通了。因為觀眾已經愈來愈聰明,具備好片爛片的鑒別能力,不能再像此前那么忽悠了,影片的質量是第一決定性因素。
第二,國產片力壓進口片。票房前10,國產片占據6席,進口片占4席。票房前30,國產與進口片的比例為17.5:12.5。而在去年,票房前30的電影則有19部進口片。看得出,國產片崛起的勢頭非常不錯。像《紅海行動》已經早已處于中國電影的C位。
但是,最后不得不說,影視行業對于電影的投資相對困難,前提投入大,后期票房又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但是,最后不得不說,影視行業對于電影的投資相對困難,前提投入大,后期票房又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再次聲明:以上言論不構成投資建議。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