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感謝你的提問,希望以下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1、戶外用品法律法規及政策
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及政策對戶外用品行業的管理尚無專門規定,目前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包括《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外商投資商業領域管理辦法》、《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等,涉及的主要相關內容如下:
圖表1:我國戶外用品行業主要法律法規、政策
2、戶外用品需求規模
戶外行業發展時間短,行業規模基數小,因此初期成長可謂“井噴式發展“,整個行業從2003年5億的市場規模迅速增長至2011年的100多億規模,而達到200億規模只用了3年時間。伴隨著高速增長之后的回調,且受宏觀經濟環境、相關運動熱度降溫、體育品牌跨界、時尚流行趨勢變化、成本上漲導致的價格波動、電商沖擊傳統渠道等相關因素影響,2011年中國戶外用品行業開始增速放緩,進入了長達8年的調整期。
2018年,中國戶外用品零售總額達到249.8億元,增速為2.1%,出貨總額141.2億元,增速為2.4%,自2011年創下50.9%、69.2%的增速高峰后,連續7年下降,創下2002年以來行業最低增速。
圖表2: 2010-2018年中國戶外用品行業零售總額及出貨總額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3、戶外用品需求結構
根據中國戶外用品零售行業商會(CORA)的分類,戶外用品分為服裝類、鞋類、背包類、裝備類、配件類和器材類六大類,常見裝備包括帳篷、登山鞋、防風衣褲、頭盔、踏雪板、高山眼鏡等。
近年來,我國戶外用品銷售呈現“泛戶外”趨勢,即面向大眾的“泛戶外”服裝、鞋等產品占比提升,而專業性的裝備類產品比例在下降。2018年,我國戶外用品消費中,服裝、鞋類、背包消費金額占戶外用品消費的85%以上,裝備類產品比重低于10%。
圖表3:2018年中國戶外用品行業產品結構(單位:%)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